电平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94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二低电压;下拉模块工作于第一电压域,与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基于输入信号下拉一个开关管的第二端电位使一个开关管导通;反馈控制模块,的第一反馈节点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反馈节点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用于将两个反馈节点其中之一下拉至第二低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两个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小于等于第二低电压,反馈节点的电位翻转后,开关管关断或进入亚阈值状态,实现了对直流电流的控制,解决了信号翻转过程中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窄脉冲产生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1、多电压域的电子设备通常使用电平转换电路(level shifter)来实现低电压域信号到高电压域信号的转换。当信号从不同域间传输的时候,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2、对于如图1所示的dcdc控制器,尤其在高边power mosfet(驱动管)为nmos时,当信号从低边电压域(例如0v~5v)上传至高边电压域(例如100v~105v)时,会经历从0v到100v的翻转。过高的电压差,会致使信号翻转较慢,甚至无法正常翻转,导致信号停留在高阻态。且在信号翻转过程中,电平转换电路中会产生有较大的直通电流。

3、为解决直流电流过大以及信号翻转较慢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案包括:1、基于pwm信号产生一个较窄的脉冲,直流导通电流只会发生在这段较窄的脉冲时间内,降低直通电流;2、增加电路以对高阻态节点进行控制。

4、然而在上述方案中,基于pwm产生窄脉冲信号,需要额外设置窄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以及设置高阻态节点进行控制的电路也会额外占用一定的电路面积;另外,上述方案不能提高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域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域的输出信号,所述第一电压域的范围为第一高电压至第一低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域的范围为第二高电压至第二低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反馈节点和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反馈节点和第二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高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第二端相连并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电压域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域的输出信号,所述第一电压域的范围为第一高电压至第一低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域的范围为第二高电压至第二低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反馈节点和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反馈节点和第二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高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第二端相连并形成第一反馈节点,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低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与第二mos管的控制端相连并形成第一控制端;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缓冲单元和第二缓冲单元;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和第一反相器;其中,所述第五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高电压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反馈节点相连,所述第六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低电压相连,所述第六mos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六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