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8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包括基板、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和有源层;贯穿第二半导体层及有源层,并延伸到第一半导体层内部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均设置两处,且对应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均对称设置;与第二半导体层形成欧姆接触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电连接的反射层,与反射层形成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形成电连接的第三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形成电连接的第一焊盘;第一导电层、反射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第一焊盘共同组成第一电连接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缩减发光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电流流通通道,进而优化电流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减少器件工作产生的热效应,提高器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结构


技术介绍

1、led芯片中p/n导通路径是在发光区内设置多个规则排列的凹陷,通过多金属设计的反射层和导电层实现p到n的电流流通,在通过绝缘层隔离p和n,防止直接导通造成短路,从而实现发光发亮。现有技术,流过器件的电并不能全部转换成光,因此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减少器件发热等损失,稳定器件是半导体行业一直要攻克的技术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器件结构,优化电流扩展,从而稳定器件的结构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器件结构,不缩减发光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电流流通通道,进而优化电流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减少器件工作产生的热效应,提高器件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包括基板、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和有源层;基板上依次生长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还包括如下:

3、贯穿第二半导体层及有源层,并延伸到第一半导体层内部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均设置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包括基板(3)、第一半导体层(1)、第二半导体层(2)和有源层(4);基板(3)上依次生长第一半导体层(1)、有源层(4)、第二半导体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凹陷(5)在发光区域按阵列形式分布;第二凹陷(6)在发光外围规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凹陷(6)释放绝缘层产生的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凹陷(6)增加了电流流通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包括基板(3)、第一半导体层(1)、第二半导体层(2)和有源层(4);基板(3)上依次生长第一半导体层(1)、有源层(4)、第二半导体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凹陷(5)在发光区域按阵列形式分布;第二凹陷(6)在发光外围规则分布。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琳榕唐如梦吴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