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虽然所述第一翻边131、所述第二翻边132、所述第三翻边133以及所述第四翻边134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2的端部区域,通过设置所述气流通孔135、所述第一尾气流通凹槽141、所述第二尾气流通凹槽142、所述第三尾气流通凹槽143以及所述第四尾气流通凹槽144,能够让尾气穿过,与整体式的挡圈相比,降低了背压。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100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边131和所述第二翻边132上的第一拉杆151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翻边133和所述第四翻边134上的第二拉杆152。所述第一拉杆151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52用以将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100从相应的装置中实现拆卸。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2在发生轴向窜动时被损坏,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100还包括沿所述金属壳体1的轴向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2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翻边131之间的第一缓冲挡块161、沿所述金属壳体1的轴向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2的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翻边132之间的第二缓冲挡块162、沿所述金属壳体1的轴向位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2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的金属壳体、封装在所述金属壳体中的尾气后处理载体、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的钢丝绒垫片、以及焊接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凸台支架;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以及自所述第二端面的端缘向内折弯而成的若干翻边,其中至少一个翻边设有让流出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的尾气穿过的气流通孔;所述凸台支架包括隆起部、自所述隆起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隆起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钢丝绒垫片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的金属壳体、封装在所述金属壳体中的尾气后处理载体、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的钢丝绒垫片、以及焊接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凸台支架;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以及自所述第二端面的端缘向内折弯而成的若干翻边,其中至少一个翻边设有让流出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的尾气穿过的气流通孔;所述凸台支架包括隆起部、自所述隆起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隆起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钢丝绒垫片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比所述第一安装部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呈圆环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还包括将所述尾气后处理载体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中的衬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位置与所述金属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位置具有不同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豫辉,吕春虎,付鑫龙,濮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