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及补强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勘、军事安全诸多不同任务需求,大潜深、轻量化正在成为水下航行器(auv)的重要发展方向。耐压壳体是水下潜航器的核心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保护其内部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等,防止它们受到海水压力而损坏,除此之外,在大潜深条件下耐压壳体还必须满足轻量化的要求,从而提高水下航行器的有效负载,与传统金属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钛合金等相比,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重量小、强度高,在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下,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耐压壳体与金属材料耐压壳体相比可减重40%~50%,可以大大提高水下潜航器的有效负载,此外纤维复合材料耐压壳体还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抗疲劳特性、减振降噪特性,特别适用于大潜深水下航行器大负载设计要求。
2、目前,公告号为cn112896413b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补强结构及密封方法,包括套管、球形封头和加强结构。复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包括耐压壳体(1)以及开设于所述耐压壳体(1)上的通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面呈U型构造,用于包覆贴合所述通孔(11)内壁以及上下表面的柔性密封环(2),以及用于分别对耐压壳体(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进行密封补强的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以及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所述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以及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之间基于磁性连接组件(5)实现连接,所述耐压壳体(1)外部套设连接有用于包覆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并实现隔绝海水的包覆隔水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包括耐压壳体(1)以及开设于所述耐压壳体(1)上的通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面呈u型构造,用于包覆贴合所述通孔(11)内壁以及上下表面的柔性密封环(2),以及用于分别对耐压壳体(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进行密封补强的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以及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所述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以及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之间基于磁性连接组件(5)实现连接,所述耐压壳体(1)外部套设连接有用于包覆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并实现隔绝海水的包覆隔水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环(2)包括用于贴合所述通孔(11)内壁的内壁贴合部(21)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内壁贴合部(21)两端,用于贴合所述耐压壳体(1)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表面贴合部(22),所述表面贴合部(22)远离所述内壁贴合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弧形或阶梯型构造,用于在所述表面贴合部(22)受压变形时能够发生延展从而贴合所述耐压壳体(1)内外表面以及所述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和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的延展贴合部(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密封补强组件(3)以及所述外部密封补强组件(4)结构相同,均包括同轴心设置于所述柔性密封环(2)内的圆柱连接部(31)以及呈棱柱状构造同轴心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连接部(31)上,用于在受压时抵接所述内壁贴合部(21)从而使得所述内壁贴合部(21)发生形变的棱柱抵接部(32),所述棱柱抵接部(32)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呈环形构造,用于抵接所述表面贴合部(22)从而使得所述表面贴合部(22)发生形变的圆环抵接部(33),所述圆环抵接部(33)的外侧边缘凸出固定设有限制所述延展贴合部(23)延展方向的延展限位部(34),所述圆环抵接部(33)向着远离所述圆柱连接部(31)的方向依次至少设有两组直径逐渐增加的粘合部(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圆柱形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开孔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贴合部(21)以及所述表面贴合部(22)的厚度不低于所述耐压壳体(1)壁厚的1/3,且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江亚彬,马帅,宋江,辛贵颜,宋星,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海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