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SICON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9902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生长和固溶体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SICON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通过固相反应法以金属M的氧化物作为掺杂剂对Na<subgt;3</subgt;Zr<subgt;2</subgt;Si<subgt;2</subgt;PO<subgt;12</subgt;中的Zr进行掺杂,其中Na源、P源均不过量,烧结温度为1130℃。本发明专利技术M取代Zr进入Na<subgt;3</subgt;Zr<subgt;2‑</subgt;<subgt;x</subgt;M<subgt;x</subgt;Si<subgt;2</subgt;PO<subgt;12</subgt;的八面体空隙发挥如下作用:增大晶面间距;诱导晶体沿有利于钠离子传输的方向取向生长并且减少晶界;降低烧结温度使得颗粒之间形成良好的熔融接触;抑制Na源和P源的挥发减少杂相,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提高固态电解质的钠离子电导率。为高电导率NASICON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生长和固溶体制备,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sicon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nasicon钠离子导体na3zr2si2po12通过zro6八面体和si(p)o4四面体以顶角相连,组成三维骨架,钠离子处于间隙位置。300℃时钠离子电导率达10-1s·cm-1,常温下异质离子掺杂后钠离子电导率可达10-4s·cm-1。目前,na3zr2si2po12的常见制备方法为固相法,即将na源、zr源、si源和p源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球磨后烧结而制得[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2023,451,138771]。现有技术中烧结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na源和p源的挥发会导致zro2等杂相的存在,固态电解质制备过程会形成晶界和颗粒间的不良接触,这些结构会降低其钠离子电导率。为此,研究人员主要通过na源和p源补给[solid state ionics,2019,331,22]、调节烧结温度[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6,28,4821]和延长烧结时间[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Na源、P源均不过量,通过固相反应法以金属M的氧化物作为掺杂剂对Na3Zr2Si2PO12进行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Na源为碳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na源、p源均不过量,通过固相反应法以金属m的氧化物作为掺杂剂对na3zr2si2po12进行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na源为碳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zr源为氧化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功能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na3zr2si2po12钠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i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郝霄鹏吴拥中邵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