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635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立式小线盘支架、第一导线支架、第二导线支架、合线机构以及绕线机构,所述的立式小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小线盘,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上设有线孔矩阵,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上设有多圈线孔组,每圈线孔组包括多个均匀布置的线孔,所述的合线机构包括合线支架以及合线孔,所述的合线孔设于合线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基座、调速电机以及大线盘,所述的调速电机设于基座上,所述的大线盘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为将来的下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并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 线装置。
技术介绍
旧有的并线设备是从不同位置的小线盘支架上直接引线到大线盘上进行缠绕,因 此来自不同方向的单根导线被牵引的角度不同,所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同,导致不同导线所 受的拉力也不同,这就会出现部分导线所受拉力较小,而另一部分导线所受拉力较大的情 况,一旦导线受到的拉力过大,就会使导线表面的保护漆开裂,大大降低导线的绝缘性和防 腐性;同时由于拉力过大,还可能出现导线被拉长,导线截面面积变小的情况,这时导线的 导电性能就会降低,电阻就会加大,可能在未来风力发电电机工作的时候出现导线过热烧 毁线圈的巨大安全事故,并且就会使得导线组整体的柔韧性不均勻,同时导线组沿不同方 向弯折所需力量出现明显差异,以至于在以后将导线组缠绕于定子娃 钢片上形成线圈的作 业过程中,操作力度差异显著,操作难度明显加大,因此降低了作业效率。以往设备的作业方法是采用普通电机驱动大线盘而牵引导线组缠绕于大线盘上。 此种操作为大线盘的旋转绕线提供了不变的角速度,但是随着大线盘上导线组越缠越厚, 牵引绕线的半径也逐渐增大,于是绕线的线速度就不断增加,致使导线组上承受的拉力逐 渐增大,从而使得线盘座上不同厚度位置的导线组绕线松紧程度出现明显差异。这种差异 一旦出现在导线组的不同位置,就会使得大线盘导线组整体的松紧程度不一致,以至于在 以后将导线组缠绕于定子硅钢片上形成线圈的作业过程中,供线所需的拉力非常不均勻并 逐渐增加,操作难度明显加大,因此降低了下线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 盘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立式小线盘支架、第一导线支架、第二导 线支架、合线机构以及绕线机构,所述的立式小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小线盘,所 述的第一导线支架上设有线孔矩阵,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上设有多圈线孔组,每圈线孔组 包括多个均勻布置的线孔,所述的合线机构包括合线支架以及合线孔,所述的合线孔设于 合线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基座、调速电机以及大线盘,所述的调速电机设于基 座上,所述的大线盘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呈方形。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呈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多层支架引线的新型设计,避免了多个安装隐患的发生,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采用多层支架引线的新型设计,使得小线盘上引出的多根导线,经过多个导线支 架的依次引导逐步改变送线角度,使每根导线的送线角度逐渐接近以致相同,从而让最后 通过圆形并线孔穿出的多根导线所承受的拉力基本一致而且不至于过大,避免了部分导线 承受拉力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工程问题,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定子线圈未来运行的安全性, 消除了未来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潜在隐患,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工作的可靠性;2.多层支架配合调速电机牵引导线组并线的设计,使得导线组内部不同导线缠绕 松紧程度一致,为将来的下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多层支架的高度和宽度依次减小,使得小线盘上引出的多根导线,经过多个导线 支架的依次引导逐步接近并改变送线角度,使每根导线的送线角度逐渐接近以致相同,从 而让最后通过圆形并线孔穿出的多根导线所承受的拉力近似一致,使得导线组整体的柔韧 性分布非常均勻,同时导线组沿不同方向弯折所需力量也不存在差异,在以后将导线组缠 绕于定子硅钢片上形成线圈的作业过程中,向不同方向弯折导线组的操作力量始终不变, 作业难度明显减小,因此提高了下线的作业效率。3.使用调速电机控制导线组缠绕,使得导线组在大线盘上的缠绕松紧程度一致, 为将来的下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调速电机控制导线组缠绕的结构设计,在大线盘上导线组的缠绕过程中,不 断调整绕线电机的工作速度,保证了导线组的绕线过程始终处于相同的线速度,从而保证 导线组始终承受不变的绕线拉力,因此使得大线盘上不同厚度、不同位置的导线组各个部 分缠绕松紧程度一致,于是在以后将导线组缠绕于定子硅钢片上形成线圈的作业过程中, 供线操作拉力始终不变,作业难度明显减小,因此提高了下线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 立式小线盘支架1、第一导线支架2、第二导线支架3、合线机构4以及绕线机构5,所述的 立式小线盘支架1上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小线盘10,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2上设有线孔矩 阵,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3上设有多圈线孔组,每圈线孔组包括多个均勻布置的线孔,所述 的合线机构4包括合线支架40以及合线孔41,所述的合线孔41设于合线支架40的顶部, 所述的绕线机构5包括基座50、调速电机51以及大线盘52,所述的调速电机51设于基座 50上,所述的大线盘52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2呈方形;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3呈圆形。本设备系统在大线盘上导线组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完成供线功能既首先按照定 子下线所需导线组内导线的数量确定立式支架上小线盘的个数;之后从支架上的每个小线 盘上抽出单根导线插入方形导线支架上的小孔内;然后在将每根导线从方形导线支架的另 一端抽出插入圆形导线支架的小孔内。通过上述操作,小线盘上的导线由原来处于分散的空间位置逐渐接近,而且由于前两个导线支架的引导,不同导线上所受的拉力基本相等,进 而为下一步的并线操作做好准备。本设备系统在大线盘上导线组的制备过程中第二步完成合线功能既将上一步从 圆形导线支架穿出来的所有单根导线都穿入合线孔,在合线孔另一侧形成一匝导线组,进 而为下一步的绕线操作做好准备。本设备系统在大线盘上导线组的制备过程中第三步完成绕线功能既将并线之后 形成的一匝导线组,通过可转动的合线孔之后,绕在大线盘上,然后驱动变频调速电机牵引 导线组,以基本不变的线速度在大线盘上缠绕导线组。系统组成部件的技术参数最大并线数200根;立式小线盘支架高度2. 2m ;立式小线盘支架宽度3. 0m ;小线盘水平轴长度0. 7m ;小线盘水平轴间距0. 2m ;方形导线支架高度1. 8m ;方形导线支架宽度2. 0m ;圆形导线支架中心高度1.1m;圆形导线支架半径0. 5m ;可旋转并线孔中心高度1. 15m ;可旋转并线孔直径0. 06m ;变频调速电机功率0. 75kW ;大线盘支架中心高度0. 8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立式小线盘支架、第一导线支架、第二导线支架、合线机构以及绕线机构,所述的立式小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小线盘,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上设有线孔矩阵,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上设有多圈线孔组,每圈线孔组包括多个均匀布置的线孔,所述的合线机构包括合线支架以及合线孔,所述的合线孔设于合线支架的顶部,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基座、调速电机以及大线盘,所述的调速电机设于基座上,所述的大线盘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定子安装线盘的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立式小线盘支架、第一导线支架、第二导线支架、合线机构以及绕线机构,所述的立式小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小线盘,所述的第一导线支架上设有线孔矩阵,所述的第二导线支架上设有多圈线孔组,每圈线孔组包括多个均匀布置的线孔,所述的合线机构包括合线支架以及合线孔,所述的合线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