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外壳防水,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器中需要一定长度的电源线来满足电器与电源之间的距离要求,通常需要在电器外壳上为电源线的安装开孔,而电器外壳的生产制造需要满足特定的ip防水等级要求才能投入使用,为了保证安装,电器外壳的开口尺寸通常大于电源线的尺寸,实际使用中电器外壳在电源线孔处的防水性能较差。传统电源线的连接方式是在电器上设置固定的接口并通过耦合器连接,这种插接的连接方式一般无法通过ip54的防水等级要求,而且还需要耦合器连接,成本较高。此外,实际使用中电器与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并不固定,因此需要对电源线露出电器外壳的长度进行调整,现有电源线的外露长度固定,要么在电器外壳上设置卡扣缠绕电源线,或直接将电源线卷绕并置于地面,这些处理方式也增加了外露的电源线断裂破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传统技术中的电器外壳在电源线孔处无法满足ip54防水等级要求及无法改变外露电源线长度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器外壳。
2、一种电器外壳,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自边缘向内凹陷的安装槽;
4、第一箍套,所述第一箍套卡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并开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第一缺口槽;
5、第二箍套,所述第二箍套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并抵接于所述第一箍套,所述第二箍套开设有第二缺口槽并与所述第一缺口槽合并形成用于包裹电源线的箍线孔;以及
6、压板,所述压板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
7、如此设置,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被压板压紧至电源线,抵压牢靠,方便于将电源线固定在电源线孔处,使得电器外壳能够满足ip54防水等级的要求,由于压板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当需要调整电器的位置时,拆卸压板使得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与电源线之间脱离即可调整电源线的外露长度,调节方便,尽可能的减少该电器的电源线收到外界的干扰。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板及凸设于所述壳板内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背离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
9、如此设置,限位件和压板的连接部能够对第二抵接部形成止挡,避免电源线从安装槽中轻易脱出。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自所述壳体延伸且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横梁部,所述横梁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以与所述壳体共同围设形成限位环,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均插设于所述限位环并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11、如此设置,该限位环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端部形成限位,以使这两个抵接部箍紧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从而箍紧电源线,横梁部能够防止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着远离壳体的方向脱出限位环,压板得以将电源线固定至电源线孔处,有利于防止电源线晃动,从而提高电器外壳在电源线孔处的防水效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箍套包括第一安装板及自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压板延伸的第一箍紧块,所述第二箍套包括第二安装板及自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压板延伸的第二箍紧块,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箍紧块和所述第二箍紧块。
13、如此设置,压板只需要抵压两个箍紧块即可将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箍紧,减小了压板的尺寸,有利于减少压板在电器外壳内的空间占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及所述连接部围设形成约束槽,所述约束槽自槽口朝向槽底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及箍紧孔,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箍紧块及所述第二箍紧块均插设于所述箍紧孔中。
15、如此设置,当电源线线脱出时受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弯折处的干预能够避免直接滑出,同时这种弯折设计还使得与压板配合的限位件的位置靠近壳体的内部,由于壳体在电源线孔处的结构比较脆弱,当电源线受到拉拔力时,限位件能够避免将该拉拔力传递至壳体边缘,从而避免壳体局部受到破坏。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还具有位于所述箍紧孔处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箍紧孔。
17、如此设置,压板朝向壳体压紧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的同时还能够将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进一步相互压紧,提高了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对电源线的箍紧力。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面为弧面。
19、如此设置,能够更加顺滑的引导第一箍紧块和第二箍紧块合并,以箍紧电源线。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面环绕所述箍紧孔布置。
21、如此设置,压板能够对第一箍紧块和第二箍紧块施加周向均匀的抵接力。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箍套及所述第二箍套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槽处厚度适配的第一卡接槽及第二卡接槽。
23、如此设置,实际使用中有利于防止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脱落,还能够保护安装槽,以及加固电器外壳在电源线孔处的结构,避免电器外壳在电源线孔处变形。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25、如此设置,压板和壳体之间组装方便,拆卸灵活,紧固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板(12)及凸设于所述壳板(12)内侧的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沿背离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包括自所述壳体(10)延伸且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二限位部(1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32)之间的横梁部(133),所述横梁部(1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32)以与所述壳体(10)共同围设形成限位环(101),所述第一抵接部(4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42)均插设于所述限位环(101)并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4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套(20)包括第一安装板(22)及自所述第一安装板(22)朝向所述压板(40)延伸的第一箍紧块(23),所述第二箍套(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4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42)及所述连接部(43)围设形成约束槽(44),所述约束槽(44)自槽口朝向槽底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滑道(441)、第二滑道(442)及箍紧孔(443),所述第一滑道(441)与所述第二滑道(44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箍紧块(23)及所述第二箍紧块(33)均插设于所述箍紧孔(44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0)还具有位于所述箍紧孔(443)处的引导面(45),所述引导面(45)沿远离所述壳体(10)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箍紧孔(4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45)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45)环绕所述箍紧孔(443)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套(20)及所述第二箍套(30)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壳体(10)的所述安装槽(11)处厚度适配的第一卡接槽(24)及第二卡接槽(34)。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3)开设有第一螺栓孔(46),所述壳体(1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46)对应的第二螺栓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板(12)及凸设于所述壳板(12)内侧的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沿背离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包括自所述壳体(10)延伸且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二限位部(1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32)之间的横梁部(133),所述横梁部(1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32)以与所述壳体(10)共同围设形成限位环(101),所述第一抵接部(4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42)均插设于所述限位环(101)并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4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套(20)包括第一安装板(22)及自所述第一安装板(22)朝向所述压板(40)延伸的第一箍紧块(23),所述第二箍套(30)包括第二安装板(32)及自所述第二安装板(32)朝向所述压板(40)延伸的第二箍紧块(33),所述第一抵接部(41)及所述第二抵接部(42)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箍紧块(23)和所述第二箍紧块(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福亚,黄巧玲,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满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