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336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0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下腔静脉支架在植入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段时无法精准定位和固定的问题。本技术的支架植入装置包括输送导管、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套设在输送导管的外部且分别位于输送导管的两侧,输送导管的外部套设有支架,支架的两侧分别被第一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包覆;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的长度分别大于100cm和65cm。该支架植入装置能够通过两端对支架进行固定和释放操作,使得在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段植入血管支架更加精准、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airi syndrome)的方案中,当患者的下腔静脉存在狭窄时,植入支架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布加综合征病变部位的特点,目前已有的植入狭窄段的支架,均无法在布加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精准释放,甚至有造成支架移位甚至脱落至心房可能,尤其是支撑力相对更好的“z”形支架,更加难以精准的固定植入,因此,往往需在手术中植入多枚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下腔静脉支架在植入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段时无法精准定位和固定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包括输送导管、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输送导管的外部套设有支架,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套设在输送导管的外部且分别位于输送导管的两侧,支架的两侧分别被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包覆;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的长度分别大于95cm和60cm。

4、进一步的,第一释放单元的一端为第一释放端,第二释放单元的一端为第二释放端,第二释放端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一释放端的外周。

5、进一步的,支架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长度部分被第一释放端包覆。

6、进一步的,第二释放单元的另一端为第二手持端,第二手持端的内壁与输送导管的端头外壁相匹配。</p>

7、进一步的,第二释放单元还包括可拆卸的夹紧头,夹紧头套设在第二手持端的端部且与第二手持端通过锁扣或螺纹锁紧连接。

8、进一步的,夹紧头为带有锁扣的移液吸头。

9、进一步的,第一释放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持端,第一手持端与输送导管的手持端的距离大于支架被第一释放端包覆的长度。

10、进一步的,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的重叠处设有亲水涂层。

11、进一步的,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的端头均设置有不透射线的第一标记部件。

12、进一步的,输送导管的外壁等距离设置多个不透射线的第二标记部件,支架位于多个第二标记部件的区域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本支架释放系统通过增加支架与导管端头之间的距离,使操作系统的两端均位于体外,能够使医务人员在支架释放系统的两端进行操作固定,从而保证支架在植入过程中始终保持位置的精准和稳定。

15、(2)本支架释放系统通过设置第一释放单元和第二释放单元,能够实施支架的分步释放,使在支架一端固定的状态下释放另一端,克服了支架在一次性释放时,由于受到狭窄段反作用力而导致位移甚至脱落至心房的风险,使得在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狭窄段植入血管支架更加精准、稳固,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6、(3)本支架植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可控性强,还能够根据病变部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最优的操作方案。

17、(4)通过在第二释放单元设置可拆卸的夹紧头,能够使医务人员在手术中更加方便、快捷的解除第二释放单元和输送导管之间的锁定,提高了操作效率。

18、(5)通过设置圆锥形管状的夹紧头,能够使支架植入装置在血管中穿行时更加顺畅,同时减少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19、(6)通过在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的重叠处设置亲水涂层,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少了解除重叠时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之间的摩擦力,使释放操作更加顺畅。

20、(7)通过在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的端头设有第一标记部件,能够对第一释放端和第二释放端实施精准操控,从而使支架能够稳定地释放并固定在需植入的位置。

21、(8)通过输送导管的外壁设置多个第二标记部件,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将支架准确输送至球囊成型定位时获得的最佳植入位置。

22、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导管(1)、第一释放单元(2)和第二释放单元(3);所述输送导管(1)的外部套设有支架,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套设在所述输送导管(1)的外部且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导管(1)的两侧,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包覆;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的长度分别大于95cm和6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的一端为第一释放端(21),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的一端为第二释放端(31),所述第二释放端(31)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释放端(21)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长度部分被所述第一释放端(21)包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持端(22),所述第一手持端(22)与所述输送导管(1)的手持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架被所述第一释放端(21)包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的另一端为第二手持端(32),所述第二手持端(32)与所述输送导管(1)端头的距离大于18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还包括可拆卸的夹紧头(33),所述夹紧头(33)套设在所述第二手持端(32)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手持端(32)通过锁扣或螺纹锁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头(33)为长度大于18cm的圆锥形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端(21)和所述第二释放端(31)的重叠处设有亲水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端(21)和所述第二释放端(31)的端头均设置有不透射线的第一标记部件(4)。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管(1)的外壁等距离设置多个不透射线的第二标记部件(5),所述支架位于多个所述第二标记部件(5)的区域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导管(1)、第一释放单元(2)和第二释放单元(3);所述输送导管(1)的外部套设有支架,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套设在所述输送导管(1)的外部且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导管(1)的两侧,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包覆;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和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的长度分别大于95cm和6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的一端为第一释放端(21),所述第二释放单元(3)的一端为第二释放端(31),所述第二释放端(31)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一释放端(21)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长度部分被所述第一释放端(21)包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支架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单元(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持端(22),所述第一手持端(22)与所述输送导管(1)的手持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架被所述第一释放端(21)包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琦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