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标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39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3
本申请涉及车标组件及车辆。车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车标升降部和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多个连接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的凸部。车标升降部包括导轨和沿所述导轨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车标升降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正对所述凸部。所述多个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部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变位置处。该方案能够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标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上车标组件的作用是实现平面车标和立体车标的相互替换。例如,使用立体车标时,车标机构驱动平面车标缩回至车身内,同时驱动立体车标上升,伸出车身外,反之亦可。现有的车标组件连接于车身,由于连接位置设置的不合理,存在车标组件动静刚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标组件及车辆,能够改善车标组件静刚度差的缺陷。

2、一种车标组件,包括:

3、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的凸部;

4、车标升降部,包括导轨和沿所述导轨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车标升降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正对所述凸部;及

5、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部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变位置处。

6、可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同一侧的突变位置处,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列且间隔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标升降部还包括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的第一配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所述第二配合机构位于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多个连接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沿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凸部的两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部的同一侧的突变位置处,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列且间隔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标升降部还包括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的第一配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所述第二配合机构位于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多个连接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沿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凸部的两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机构所在的区域,设置数量为多个,所述第四连接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机构所在的区域,设置数量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标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平齐,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平齐。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张德超何铁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