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尤其涉及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
技术介绍
1、目前,多晶硅的生产主要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硅棒被加热至三氯氢硅与氢气的反应温度,气态反应物在大型加热件表面沉积生产多晶硅。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发了“流态化过程”,相比于目前使用的“改良西门子法”,流态化方法在“低能耗,高产能”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是多晶硅生产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流化床方法可采用甲硅烷反应路线,即甲硅烷受热生成多晶硅与氢气。多晶硅在大量的硅颗粒表面沉积,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目前,流态化方法多从反应器壁面供热。由于壁面温度高,大量的多晶硅在反应器壁面沉积,降低传热效率,阻碍连续化生产;另外,气固流化床的放大效应复杂,放大后壁面供热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供热量不足。目前,多晶硅的壁面沉积、流化床放大是制约流态化方法进一步工业化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包括流化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外壁包覆有冷却套(2),所述冷却套(2)一侧底端设置有冷却流体进口(3),所述冷却套(2)一侧顶端设置有冷却流体出口(4),所述流化床壳体(1)内壁底端可拆卸固定有加热件(9),所述加热件(9)设置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的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一侧顶端设置有原料进口(5),所述流化床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包括流化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外壁包覆有冷却套(2),所述冷却套(2)一侧底端设置有冷却流体进口(3),所述冷却套(2)一侧顶端设置有冷却流体出口(4),所述流化床壳体(1)内壁底端可拆卸固定有加热件(9),所述加热件(9)设置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的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部供热生产多晶硅的气固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壳体(1)一侧顶端设置有原料进口(5),所述流化床壳体(1)上端设置有扩大段(11),所述扩大段(11)大于流化床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阳,陈曦,李冬兵,邵媛媛,祝京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诺丁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