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检验检测,具体为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不卫生或过期变质的食品中存在很多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肉毒杆菌、大肠杆菌等,其中肉毒杆菌等是厌氧菌,在对这类厌氧菌进行检验检测时需要在低氧气浓度或无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并且这些厌氧致病菌在培养或存储时需要严密隔离,对于使用过的实验用具要及时消毒,避免与人体接触造成实验者患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目前的菌液存储一般使用储液瓶,液体存储的密封性一般,在存取样过程中储液瓶开口与空气接触,一些致病性较强的病菌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传播,对实验室及实验人员造成身体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内设置有存样管,所述储液管的下端螺接有管盖,所述存样管外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环形的隔板与储液管连接,所述存样管的下端连接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可以控制放液管内通路或封闭;所述隔板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单向阀,使液体只能够沿第一连接管向上流动,所述储液管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连接在隔板上端的储液管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连接在隔板下端的储液管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3、优选的,所述管盖与储液管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提
4、优选的,所述管盖内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放置有培养皿,使培养皿内同样能够被消毒。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6、在存储厌氧致病菌菌液时,首先打开第一开关阀,将菌液通过放液管注入存样管内,再将存样管内的空气抽出,之后关闭第一开关阀,此时保持一个氧气较低的密封环境,有利于厌氧致病菌的存储;
7、再将消毒液注入储液管内,消毒液通过第一连接管内的单向阀流入到储液管内隔板的下端,液面不超过隔板,最后将管盖安装在储液管上,之后将储液管倒置,打开第二开关阀,使消毒液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入到管盖一侧的储液管内,将放液管浸没,一方面能够对放液管消毒,防止放液管上的致病菌滋生,另一方面可以密封存样管,提升存储致病菌液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包括储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内设置有存样管(2),所述储液管(1)的下端螺接有管盖(9),所述存样管(2)外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环形的隔板(4)与储液管(1)连接,所述存样管(2)的下端连接有放液管(3),所述放液管(3)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31);所述隔板(4)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内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储液管(1)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上端连接在隔板(4)上端的储液管(1)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下端连接在隔板(4)下端的储液管(1)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7)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9)与储液管(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9)内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上端放置有培养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致病菌液存储装置,包括储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内设置有存样管(2),所述储液管(1)的下端螺接有管盖(9),所述存样管(2)外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环形的隔板(4)与储液管(1)连接,所述存样管(2)的下端连接有放液管(3),所述放液管(3)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31);所述隔板(4)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内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储液管(1)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上端连接在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霓,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