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新能源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27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新能源卡车,包括:纵梁、电池框架、电池包组件,其中,所述纵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前纵梁、中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用于承载车辆前部重量,所述中纵梁用于支撑车辆中部结构,所述后纵梁用于支撑车辆后部;所述电池框架设置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电池框架内腔安装所述电池包组件。其旨在优化电池布局,提高整车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能够解决传统车架结构和电池挂载方案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新能源卡车


技术介绍

1、新能源卡车的车架是支撑和连接汽车各总成的结构,以确保它们保持正确的位置,并能够承受来自内外的各种载荷。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新能源卡车通常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如电动驱动或混合动力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新能源卡车的车架设计需要考虑这些新型动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车架通常跨接在汽车的前后桥上,采用框架式结构,由纵梁和横梁组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2、现有的技术方案及其缺点:

3、新能源卡车车架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传统的车架结构在安装电池包时通常将电池包放置在车架旁边,这可能导致车架纵梁的扭转,从而影响电池包的寿命和布局。其次,电池挂载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挑战,如何在车架内部有效地布置电池包,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并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卡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电池框架(4)、电池包组件(6),其中,所述纵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前纵梁(1)、中纵梁(2)和后纵梁(3),所述前纵梁(1)用于承载车辆前部重量,所述中纵梁(2)用于支撑车辆中部结构,所述后纵梁(3)用于支撑车辆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组件(5),所述电池框架(4)位于所述前纵梁(1)与所述后纵梁(3)之间,且所述电池框架(4)通过横梁组件(5)同时与所述前纵梁(1)、所述中纵梁(2)和所述后纵梁(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电池框架(4)、电池包组件(6),其中,所述纵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前纵梁(1)、中纵梁(2)和后纵梁(3),所述前纵梁(1)用于承载车辆前部重量,所述中纵梁(2)用于支撑车辆中部结构,所述后纵梁(3)用于支撑车辆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组件(5),所述电池框架(4)位于所述前纵梁(1)与所述后纵梁(3)之间,且所述电池框架(4)通过横梁组件(5)同时与所述前纵梁(1)、所述中纵梁(2)和所述后纵梁(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4)呈矩形框架,且所述电池框架(4)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前侧板(401)、左侧板(402)、后侧板(403)和右侧板(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4)的四角分别设置角形接合板(405),用于将所述前侧板(401)、所述左侧板(402)、所述后侧板(403)与所述右侧板(404)中的任意相邻的两块侧板连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401)与所述后侧板(403)的中部沿纵向共同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中纵梁(2)的置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黄伟朱宝黎马晓清晋振业徐铁娇郭守武封雨谢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