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装置以及包括该防撞装置的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192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其包括保险杠横梁(2),其中,保险杠横梁(2)通过缓冲吸能部件(4,11)连接到车架上,该缓冲吸能部件(4,11)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形成折叠式塑性变形。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由于该汽车防撞装置的缓冲吸能部件(4,11)在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后便会产生折叠式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消耗大量的碰撞动能以实现缓冲吸能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身的变形,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免受或少受伤害。此外,通过改变缓冲吸能部件(4,11)的截面形状、尺寸、壁厚和材料等,能够使得该汽车防撞装置具有不同的缓冲吸能特性。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各部件连接简单,更换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保险杠横梁的汽车防 撞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汽车防撞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状况的日益拥挤以及汽车的高速化趋势,交通事故也在快速攀升。如何 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这是汽车设计人员必 须考虑的技术问题。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设计的核心要素。就车身设计而言,从研发阶段开始,设计者 就必须充分考虑车身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足够安全可靠,其中,汽车前、后防撞装置的设计 尤其重要。从理论上来说,汽车设计人员应当从力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使得汽车防撞装置刚 柔得当,即合理地设置刚性部件和缓冲部件的位置,以根据不同的受力状况,使汽车在碰撞 时能够有效地缓冲分散冲击载荷,尽量减弱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 安全。但是,在现有的汽车上,就汽车防撞装置而言,其大多通过提高保险杠横梁的强度 来承受冲击力,以改善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虽然一些汽车在保险杠横梁的后部设置 了较大的变形空间,但这些变形空间并不能吸收冲击载荷,而只是为保险杠横梁提供一定 的变形区域。在这种汽车防撞装置中,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保险杠横梁是直接承受冲击 载荷的部件,虽然保险杠横梁通过自身的变形会缓冲衰减一部分冲击载荷,但在保险杠横 梁到达变形的极限以致车体受到直接的撞击时,这种冲击载荷仍然会很大,从而会使得车 身严重变形,危及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此外,在这种汽车防撞装置中,尽管车辆碰撞时的 冲击载荷会因保险杠横梁的变形而有所衰减,但由于保险杠横梁是刚性的,因此在碰撞过 程中的任一时点,通过保险杠横梁传递到汽车车架或车身上的冲击载荷与保险杠横梁自身 所承受的冲击载荷基本相等,因此即使在保险杠横梁受到直接撞击而汽车的其它部分尚未 受到撞击时,汽车也会震动剧烈,轻则使得前、后挡风玻璃和车窗玻璃等破碎,重则使得车 身变形或撕裂,甚至使得车架纵梁断裂,从而严重危及到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提高保险杠横梁的强度而使得汽车防撞装置 能够承受较高的冲击载荷,但是该防撞装置在承受冲击载荷的同时并不能有效地缓冲衰减 该冲击载荷。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汽车防撞装置的冲击载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使得该汽 车防撞装置同时具有良好的冲击载荷缓冲吸收能力,这是汽车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不但 具有良好的冲击载荷的承受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缓冲吸收冲击载荷。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汽车防撞装置的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包括 保险杠横梁,其中,所述保险杠横梁通过缓冲吸能部件连接到车架上,该缓冲吸能部件在汽 车发生碰撞时形成折叠式塑性变形。同时,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包括所述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安装在汽 车的前部和/或后部。本技术的缓冲吸能部件具有多种具体形式,这些具体形式的缓冲吸能部件均 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形成折叠式塑性变形。本技术的汽车防撞装置通过在保险杠横 梁和车架之间设置所述缓冲吸能部件,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由于该缓冲吸能部件在承 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后便会产生折叠式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消耗大量的碰撞动能以实现缓冲 吸能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身的变形,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免受或少受伤害。 同时,由于本技术的保险杠横梁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不但能够保证良好的冲击 载荷的承受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缓冲吸收冲击载荷。此外,通过改变缓冲吸能部件的截面 形状、尺寸、壁厚和材料等,能够使得该汽车防撞装置具有不同的缓冲吸能特性。并且,本实 用新型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简单,根据不同的情形可以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因此部件的 更换比较方便。有关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详细阐述。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一侧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显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汽车防撞装置的保险杠横梁与缓冲吸能部件 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显示的仅是本汽车 防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显示的具体形式。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描述附图中显示的优选方式外,还将附带说明相关的变型方式。此外,本实 用新型的汽车防撞装置既可以是汽车前部防撞装置,也可以是汽车后部防撞装置。本技术的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横梁2和缓冲吸能部件4,11。更优选地还 包括缓冲块1。其中保险杠横梁2在汽车领域中一般是与车架连接的横梁,典型地用于安装 保险杠装饰件,本技术通过缓冲吸能部件4,11将保险杠横梁2连接到车架上,以导致 缓冲吸收冲击载荷的目的。如图1至图6所示,保险杠横梁2的两侧部位分别通过第一缓冲吸能部件4和第 二缓冲吸能部件11连接到车架纵梁10的端部。其中,在保险杠横梁2的每一侧,保险杠横 梁2连接到第一缓冲吸能部件4上,该第一缓冲吸能部件4连接到第二缓冲吸能部件11上, 进而该第二缓冲吸能部件11连接到车架纵梁10的端部。当然,在汽车车型较小并且预计 碰撞冲击载荷不大的情形下,在保险杠横梁2的两侧可以各设置一个缓冲吸能部件,并不 一定在每侧均各设置两个缓冲吸能部件。此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变型方式,保险杠横梁2还可以在其中间区域通过一个横 向尺寸较大的缓冲吸能部件连接到车架端部的另一根横梁上,当然,在此情形下保险杠横 梁2的中间区域应当基本正对车架端部的另一根横梁,如果保险杠横梁2的中间区域向下 凹陷,就要通过相应的支架进行安装,例如,在车架端部的另一根横梁上向下设置一个钢板 支架,通过该钢板支架安装上述横向尺寸较大的缓冲吸能部件,并将缓冲吸能部件连接到 保险杠横梁2的中间区域。因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基本技术构思是在保险杠横梁2和车架之间设 置缓冲吸能部件来吸收冲击载荷,而缓冲吸能部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则可以根据 安装情况进行多种选择。下面依次描述本技术汽车防撞装置的各个部件。保险杠横梁2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车型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计,例如,保险 杠横梁2的宽度、高度可随整车的长度、宽度而变化。优选地,如图3所示,保险杠横梁2可 以具有“凹”形形状,即保险杠横梁2的中间区域向下凹陷,这种结构的保险杠横梁2使得 汽车的受保护部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整体受力面积增大,抵御冲击力的性能更好。保险 杠横梁2可以根据预计的碰撞冲击载荷的大小而选择较高强度的材料制造,例如较高强度 的钢质材料。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2具有槽型横截面,在相应位置处 还形成有缓冲块插孔(缓冲块1的安装详见下文所述)。优选地保险杠横梁2后部的两侧 部位设置有保险杠横梁支架3,该保险杠横梁支架3可以焊接在保险杠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包括保险杠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2)通过缓冲吸能部件(4,11)连接到车架上,该缓冲吸能部件(4,11)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形成折叠式塑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求安鉴民朱瑞环王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