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轮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轮椅在应对坡路等复杂地形时大多显得力不从心;上坡时,使用者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来推动轮椅,且容易发生轮椅后溜的风险;下坡时,轮椅又容易因惯性而出现速度过快、难以控制的情况,这不仅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轮椅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对传统轮椅进行改造与升级,使其更好地适应上坡、下坡等各种地形,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公开号为cn11071108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轮椅的旋钮式换挡杠杆驱动装置及轮椅。该专利通过旋钮控制杆和棘轮驱动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将手臂的平推力转化为棘轮的旋转力,驱动简单、省力高效;通过旋钮控制杆上的旋钮可切换旋钮控制杆驱动力的方向,从而改变棘轮的受力方向,便于操控轮椅的行进方向,并且通过弹性复位元件可使旋钮自动复位。但是,该专利仅局限于轮椅在平路地形的工作情况,没有充分考虑上坡和下坡时的工作情形,轮椅容易在上坡时发生后溜,以及下坡时速度过快难以控制,从而无法保证轮椅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34)包括固定设置于转轴(33)上的第一蓄能齿轮(341)及第二蓄能齿轮(342),所述第二蓄能齿轮(342)位于转轴(33)靠近发条舱(31)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释能齿轮(422)及第三释能齿轮(423)的总长度小于第二传递齿轮(52)到第二蓄能齿轮(342)之间的间距,第三传递齿轮(53)到第二蓄能齿轮(342)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二释能齿轮(42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34)包括固定设置于转轴(33)上的第一蓄能齿轮(341)及第二蓄能齿轮(342),所述第二蓄能齿轮(342)位于转轴(33)靠近发条舱(31)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释能齿轮(422)及第三释能齿轮(423)的总长度小于第二传递齿轮(52)到第二蓄能齿轮(342)之间的间距,第三传递齿轮(53)到第二蓄能齿轮(342)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二释能齿轮(422)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棘轮(23)包括轮套(231)及若干均匀布置在轮套(231)外周面的棘爪(232),所述轮套(231)外表面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安装槽(2310),所述棘爪(232)的一端与安装槽(2310)长度方向一侧转动连接,棘爪(232)与安装槽(231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33),用于驱使棘爪(232)的另一端向安装槽(2310)外侧张开,所述箱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滑台(25),所述棘轮齿圈(24)滑动设置于滑台(25)上,棘轮齿圈(24)的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内齿槽(241),所述内齿槽(241)的轮廓与棘爪(232)张开后的外轮廓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舱(31)内周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311),所述扭力发条(32)的卷绕中心端与转轴(33)一端固定连接,扭力发条(32)的卷绕外侧端与凹槽(311)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椅的换挡式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内壁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套(11),第一弹性件(43)位于导向套(11)中,所述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