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榫卯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榫卯连接形式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它通过在两个构件上形成凸凹相接的榫头和卯眼来实现紧密结合。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无需使用钉子,而是依靠榫头和卯眼的相互嵌合来实现两者的固定。
2、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对梁柱榫卯节点提出了刚度大、承载力高、装配化施工方便等一些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梁柱榫卯式节点结构抗拔效果不佳,组装后易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发生破坏,安全系数差,不符合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梁柱榫卯节点抗拔效果不佳、组装后易受外力发生破坏、安全系数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及安装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梁柱榫卯节点的连接稳定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包括设置在z轴上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y轴上的第二连接件和设置在x轴上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Z轴上的第一连接件(1)、设置在Y轴上的第二连接件(2)和设置在X轴上的第三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三连接件(3)分别设置有拼接面(4),相邻两个所述拼接面(4)相互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榫头(11)和第一卯口(12),所述第三连接件(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榫头(31)和第三榫头(34),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榫头(11)正对分布的第二卯口(22)、与所述第二榫头(31)正对分布的第三卯口(23),所述第三榫头(34)与所述第一卯口(12)正对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节点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z轴上的第一连接件(1)、设置在y轴上的第二连接件(2)和设置在x轴上的第三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三连接件(3)分别设置有拼接面(4),相邻两个所述拼接面(4)相互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榫头(11)和第一卯口(12),所述第三连接件(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榫头(31)和第三榫头(34),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榫头(11)正对分布的第二卯口(22)、与所述第二榫头(31)正对分布的第三卯口(23),所述第三榫头(34)与所述第一卯口(12)正对分布、且两者相插接,所述第一榫头(11)插接在所述第二卯口(22)内,所述第二榫头(31)插接在所述第三卯口(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面(4)包括第一拼接部(41)和第二拼接部(42),所述第一拼接部(41)与所述第二拼接部(42)相邻布置,且两者装配后形成九十度拐角,所述第一拼接部(41)包括由第一拼接部(41)与所述第二拼接部(42)的中心线向外进行倾斜的第一拼接斜面(411),所述第二拼接部(42)包括由第一拼接部(41)与所述第二拼接部(42)的中心线向外进行倾斜的第二拼接斜面(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第四榫头(21)和第五榫头(24),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有与所述第四榫头(21)正对分布的第四卯口(13);所述第三连接件(3)包括有与所述第五榫头(24)正对分布的第五卯口(32),所述第四榫头(21)插接在所述第四卯口(13)内,所述第五榫头(24)插接在所述第五卯口(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六榫头(14),所述第三连接件(3)包括与所述第六榫头(14)正对分布的第六卯口(33),所述第六榫头(14)插接在所述第六卯口(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榫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榫头(24)与其相靠近的第一拼接部(41)相贴合,所述第三卯口(23)形成在所述第四榫头(21)与所述第五榫头(24)之间,所述第二卯口(22)形成在第四榫头(21)与其相靠近的第二拼接部(4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祥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