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85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通过在电子卡连接器的金属盖体上于所对应扣掣端子侧冲制形成一限位片,以增强扣掣端子扣持强度。当电子卡插入收容区间时,扣掣端子的自由端部可朝插槽外横向弹动后扣持于电子卡所设的缺口,形成扣持机构,电子卡被收容定位于该卡连接器的收容区间与导电端子电性导接,此时所设的限位片可限制卡掣端子自由端部向外侧移,确保扣掣端子对电子卡的扣持强度。如此以来,电子卡处于自由状态时,可被轻松插拔,处于锁定状态时不易脱落。该设计不但能识别电子卡于连接器内所处状态;并有效解决该连接器在应用过程中电子卡易松动、脱落、接触不良的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装设于电路板上,可 供电子卡插置并具有扣持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储存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储存量、耐震、可多次重复 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电脑或可携式数字产品上。 然而电子卡与电脑连接时,必须通过连接器作为传输的媒介,以便于电脑主机的读 取与储存。部分的电子卡为了与连接器稳定的固定,因此在电子卡上便有了定位的设计,例如目前常见的SD、 XD、 TF电子卡等,在电子卡的侧边大多设有一定位缺口, 以配合连接器内部所设立的扣掣端子作为扣持结构,避免插入连接器的电子卡松 脱,或电器连接的不稳定影响连接器的导接性能。如图6所示,即为习知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连接器6收容区间60设有既 定的端子组66,以供电子卡7接触导通,该电子卡7其中一侧边71内凹形成定位 缺口72。而该连接器6还包括有设置于一侧可将电子卡7从收容区间60推出的 退卡装置,及设置于退—装置滑块62上的扣掣端子63,其中扣掣端子63—端固 定于滑块62上, 一端往连接器收容区间60内移入并弯折形成突出部65,同时产 生一弹性臂64。当电子卡7插入该连器收容区间60时,电子卡7侧边71与扣掣端子突出部 65抵靠,该突出部65将克服弹性臂64的弹力而往外偏移,直到电子卡7定位缺 口 72与突出部65对应时,原本蓄积的弹力即会让突出部65向内侧移,卡持在该 定位缺口 72处。然而,当电子卡插入或推出过程中,由于插卡前后电子卡7所受扣掣端子63 扣持力的大小无明显区别,故无法进行正常的操作使用;同时,该扣掣端子弹性臂 64容易因承受电子卡的作用力碰触,造成该弹性臂64的弹性疲乏,而产生形变及 外括,应用过程中不能达到有效的扣持强度,出现电子卡松动、脱落、接触不良的 问题,并且在插拔卡时无法识别电子卡于连接器收容区间内所处状态。因此,针对上述的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实有必要对现行电子卡连接器进行设 计改良,以提供一种扣持机构性能优越、稳定的电子卡连接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H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在金属盖体上于所对应扣 掣端子侧冲制形成一限位片抵靠扣掣端子,以保证扣掣端子对电子卡的扣持强度, 有效解决电子卡松动、脱落、接触不良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通过扣掣端子对电子卡扣 持强度的不同,插拔过程中可识别电子卡于连接器内所处状态,可确保正常的使用 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 其主要由一绝缘本体、 一金属盖体、3电端子组、扣掣端子及退卡机构组成。所述的绝缘本体组设有端子收容区并形成电子卡收容区间,该导电端子一端可 焊接于电路板,另一端突设于收容区间与电子卡电性连接。该退卡机构设置于电子 卡收容区间- 侧,其具有一滑块、 一导引件、 一弹性件。该滑块可前后滑动的设置 丁-绝缘木体滑动轨槽屮,于表面设有导引槽;导引件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上, 一端 活动的配合于曲线导引槽中;弹性件设置f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所述的扣掣端子 一端插置定位于滑块上表面所设的槽道中,另一自巾端部弯折形成突出部突伸于电 子K收容区间。金属盖体盖合于绝缘本体,将其包覆,所设的弹性压片压持于导引件上,在所对应的扣掣端子侧向下垂直弯折冲制形成限位片。通过上述组件构成该 技术卡连接器。当电子卡插入收容区间时,扣掣端子的自由端部可朝外横向弹动后扣持于电子 卡所设的缺口,形成扣持机构。随滑块的移动,电子卡被收容定位于该卡连接器的 收容区间电性导接,此时所设的限位片可限制卡掣端子自由端部向外横移,具有锁 定作用,以保证该扣掣端子对电子卡的扣持强度。而电子卡处于自由状态时,扣持 机构处于开放状态,可被轻松插拔,处于锁定状态时,由于扣掣端子自由端部被所 设的限位片抵制而加强了扣持强度,很难拔出。如此以来,不但可以识别电子卡于 连接器内所处状态;还可有效保证电子卡定位于连接器收容区间的挟持紧度,保持 稳定的电性连接。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与结构特征能进一步让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明了,配合 所附的图式,以一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歩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立体分解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滑块立体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局部放大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工作状态插卡示意图5a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开放状态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5b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插卡后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5C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锁定状态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6习知技术电了卡连接器立体分解图。技术1—绝缘本体,11—导电端子,12—滑动轨槽,13—轴接孔,14一卡部,15—定位部,16—收容区间,2—金属盖体,21—弹性压片,22—限位片,23—挟持弹片, 24—卡扣,25—定位片,31—扣掣端子,311—主体部,312—固定部,313—弹性 臂,314—突出部,315—自由端部,32—滑块,321—槽道,322—肋部,323—活 动区间,324—导引槽,325—入口 , 326—避空部,327—抵触部,33—导引件,34— 弹性件,4—电子卡,41—缺口 , 42—侧边,5—电子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如图l、 2、 3所示,系木技术提供的电子卡连接器5,其主要由一绝缘本 体l、 一金属盖体2、复数导电端子ll、扣掣端子31及退卡机构组成。所述的绝 缘本体l于侧壁上设有供金属盖体2定位扣合的卡部14及定位部15,组设有导电 端子11收容区,并形成电子卡收容区间16,该导电端子11 一端可焊接于电路板, 另一端突设于收容区间16可与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的退卡机构设置于电子卡收 容区间16—侧滑动轨槽12,退卡机构具有一滑块32、 一导引件33、 一弹性件34; 该滑块32呈长方体形,通过绝缘本体1上所设的凸部17挟持将其可前后滑动的设 置f滑动轨槽12中,滑块32—端上表面设有曲线导引槽324,以导引滑块32产 生有效的滑动,同时产生肋部322以止挡卡掣端子31的自由端部315,以保持卡 掣端子31突出部314于收容区间16适当位置,于滑块32中部形成供扣掣端子端 部315侧移的活动区间323,同时内侧设有一入口 325供端子突出部314通过以伸 入收容区间]6,于入口 325相对侧设有避空部326以增大活动区间323范围,于 滑块32另一端部侧翼凸设形成抵触部327,可与电子卡插拔安装时相抵触,从而 使退卡机构产生动力作用,并于上表面侧设有供扣掣端子31固定部312插置固定 的槽道321;导引件33—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所设的轴接孔13内, 一端可滑动的 配合于曲线导引槽324中,通过在滑块32与绝缘本体1之间设置弹性件34而使退卡机构具有回复力,从而产生回复退卡效应。所述的扣掣端子31,是由主体部311一侧延伸形成固定部312,直线延伸形成弹性臂313,弹性臂313端部弯折形成突 出部314突伸于电子卡收容区间16,所产生的自由端部315抵持于上述肋部322, 电子卡插入安装时便可对其进行弹性扣持。金属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主要由一绝缘本体、一金属盖体、复数导电端子、扣掣端子及退卡机构组成,退卡机构设于绝缘本体一侧的滑动轨槽内,扣掣端子固设在退卡机构所属的滑块上,金属盖体扣于绝缘本体外围,其特征在于:金属盖体所设弹性压片前方位置与其所对应扣掣端子侧向冲制形成一限位片,以限制扣掣端子自由端部横向侧移加强扣掣端子对电子卡扣持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鸿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