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背光模块及使用于该模块内部的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70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及使用于该模块内部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一座体;一螺纹部,是由该座体之一表面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螺纹;一支撑柱,是由该座体之另一表面向外延伸,并于该支撑柱之尾端形成有一锥状部;该锥状部是抵顶于该扩散板,用以将该扩散板以该预定距离地固定于该导光板上方;该螺纹部是贯穿该导光板并螺锁于该背板上,使该座体平贴于该导光板上;可将扩散板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于该导光板上,并可有效地避免该扩散板因使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尺寸过大而造成中心凹陷的现象;另外,该支撑组件用螺固时,可使得该座体平贴地压置该导光板,以避免该导光板翘曲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之画面产生亮暗不均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内部之支 撑组件。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装置具备了体积小、重量轻、省电 及低辐射线等优点,因而被大量地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数字摄录像机、行动电话、计算机 屏幕以及液晶电视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加上制程技术快速地发展,使得液晶显示装置不论 在画质、反应速率以及面板尺寸上均有大幅的进步。然而,液晶显示装置并非自发光性的显示装置,必须通过外部光源达到显示效果。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几乎采用背光模块作为提供液晶面板均勻、高亮度的光源来源,其基 本原理是将常用的点或线光源,透过简洁有效光转化成高亮度且均晖度的面光源产品。配合参阅第六图,为现有技术的侧光式背光模块,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有一背 板10、一反射片40、一导光板20依序层迭而成,至少一发光单元(未图标)设置于该导光 板20之侧边,用以提供该背光模块所需要之光源;一扩散板50是具有一间隙的设置于该导 光板20上方,使射出该扩散板50之光线具有均勻的亮度与色度。一支撑件70是包含有一座体72、一支撑柱74以及一卡钩76。该座体72是平贴 于该导光板20上,该支撑柱74之顶端是抵顶于该扩散板50,用以将该扩散板50具有一固 定间隙的设置于该导光板20上。该卡钩76是经由该些穿孔与透孔卡固于该背板10之底面。由于侧光式背光模块需使用一导光板20将发光单元所发出之光线引导至该背光 模块之出光面,以提供该背光模块一亮度均勻之面光源,因而该导光板之平整度就变的极 为重要。而现有技术所使用之支撑件70是利用卡钩76作为扣合该导光板20与该背板10 之固定件,由于导光板20本身可能因本身制作或设计时,而造成厚度不均的问题,加上该 卡钩76之固定利较弱,因此无法有效的将该导光板20与该背板10完全贴合,使得该导光 板20与该背板10间有空隙产生,进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产生亮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中的支撑组件,旨 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支撑组件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支撑组件是应用于一侧光式背光模块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至少一 背板、至少一导光板以及至少一扩散板,该支撑组件是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扩散板之间,使 得该扩散板得以具有一预定距离的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支撑组件包括一座体;一螺纹部,是由该座体之一表面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螺纹;一支撑柱,是由该座体之另一表面向外延 伸,并于该支撑柱之尾端形成有一锥状部;其中,该锥状部是抵顶于该扩散板,用以将该扩 散板以该预定距离地固定于该导光板上方;该螺纹部是贯穿该导光板并螺锁于该背板上, 使该座体平贴于该导光板上;本技术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背板,是设置有复数个螺孔;至少一 导光板,是设置于该背板上,该导光板上是形成有复数个与该些螺孔相对应设置之穿孔,该 导光板具有一大致平行该背板之出光面以及至少一邻接该出光面的侧面;至少一发光单 元,是设置于该导光板之该侧面,并朝该侧面发出光线;至少一扩散板,是以一预定距离地 设置于该导光板上方;以及复数个支撑组件,是贯穿该些穿孔并螺固于该些螺孔,该些支撑 组件包括一座体;一螺纹部,是由该座体之一表面朝该背板之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处形 成有一螺纹;一支撑柱,是由该座体之另一表面朝该扩散板之方向向外延伸,并于该支撑柱 之尾端形成有一锥状部;其中,该支撑组件之锥状部是抵顶于该扩散板,将该扩散板具有该 预定距离地固定于该导光板上;该螺纹部是贯穿该些穿孔并螺锁于该螺孔,使该座体平贴 于该导光板邻近于该扩散板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扩散板具有一定距离的固定于 该导光板上,并可有效地避免该扩散板因使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尺寸过大而造成中心 凹陷的现象;另外,该支撑组件用螺固时,可使得该座体平贴地压置该导光板,以避免该导 光板翘曲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之画面产生亮暗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侧光式背光模块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之侧光式背光模块之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之使用于侧光式背光模块之支撑组件。图4为本技术之侧光式背光模块之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使用于侧光式背光模块之支撑组件。图6为为现有技术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有至少一背板、至少一导光板、至少一发光单元、至少一扩散 板以及复数个支撑组件。该背板是设置有复数个螺孔;该导光板是设置于该背板上,该导光板上是形成有 复数个与该些螺孔相对应设置之穿孔,该导光板具有一大致平行该背板之出光面以及至少 一邻近该出光面之侧面。该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导光板之侧面,并朝该侧面发出光线;该扩 散板是具有一预定距离地设置于该导光板上方。该些支撑组件是贯穿该些穿孔并螺锁于该些螺孔,该些支撑组件包含有一座体、 一螺纹部以及一支撑柱。该螺纹部是由该座体之一表面朝该背板之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 处形成有一螺纹。该支撑柱,是由该座体之另一表面朝该扩散板之方向向外延伸,并于该支 撑柱之尾端形成有一锥状部。其中,该锥状部是抵顶于该扩散板,将该扩散板具有该预定距离地固定于该导光 板上;该螺纹部是贯穿一设置于该些穿孔,并螺锁该些螺孔,使该座体平贴于该导光板邻近 于该扩散板之表面。配合参阅图1与图2,该侧光式背光模块是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之光源来源,该侧光 式背光模块包含有至少一背板(back brezel) 10、至少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20、 至少一发光单元30、至少一反射片40、至少一扩散板(diffuser plate) 50,以及复数个支 撑组件60。该背板10上是形成有复数个螺孔12,该背板10是整个背光模块的主要支撑结构, 同时亦可作为电磁波干扰的屏障,并具有促使散热及使温度均勻化的功能。该导光板20是设置于该背板10上,且该导光板20上形成有复数个穿孔22,该些 穿孔22系与该背板10之该等螺孔12对应地设置。此外,该导光板20具有一大致平行该 背板10之出光面以及至少一邻接该出光面的侧面。该导光板20主要用以引导光线方向,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并确保液晶显 示装置亮度的均勻性。其中该导光板20是利用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质,如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PMMA),以射出成型制作而成之光滑的板块。并且,使用 具有高反射且不吸光的材料于该导光板20邻近于该背板10之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疏密、大 小不一的扩散点。当光线射到扩散点时,反射光会以违背反射定律的角度由该导光板20远 离该背板10之一端导出,以达到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该发光单元30是设置于该导光板20之该侧面,并朝该侧面发出光线,用以提供该 侧光式背光模块所需要之光源,其中该发光单元30可利用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透过 该导光板20可将该发光单元30所发出之光线均勻的引导至整个导光板上,以提供液晶显 示装置一均勻的面光源。该反射片40是设置于该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组件,是应用于一侧光式背光模块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至少一背板、至少一导光板以及至少一扩散板,该支撑组件是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包括:一座体;一螺纹部,是由该座体之一表面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螺纹;一支撑柱,是由该座体之另一表面向外延伸,并于该支撑柱之尾端形成有一锥状部;该锥状部是抵顶于该扩散板;该螺纹部是贯穿该导光板并螺锁于该背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明晃蔡宗霖张俊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