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毛宁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96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包括有组合柱(1)、连接头(2)和组合柱(1)的端面与连接头(2)的侧面之间的连接件(3),该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1)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1)定位住的定位块(32);该连接件(3)的第二侧面(33)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34),连接头(2)具有分别对应卡块(34)的凹坑(21),连接件(3)通过多个卡块(34)分别嵌入到连接头(2)上对应的凹坑(21)内而将连接头(2)定位住;并且,所述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通过该贯穿销(4)而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使连接头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组合柱,提高连接头的适用性,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拼装出不同形状及大小的框架的接驳组件。
技术介绍
在办公区域和展览会上,经常可见到组建的各种框架式隔墙或隔板,用以分隔空间,尤其是展览会上需要临时性地布置多个展位,这种框架式隔墙的搭建,要求现场组建工作快速又简便,并且框架的方位变动灵活性要求也比较高。目前,组建这种框架式隔墙的技术,普遍采用具有多向布置的凹槽的铝合金立柱,通过多个铝合金边框逐一夹设在铝合金立柱上的凹槽内,而搭建成框架结构,隔墙板材则套设在铝合金边框之中,形成框架式隔墙,这种技术方案中铝合金立柱高度确定,所搭建隔墙的高度无法再加高,也即在纵向上无法再拼接隔墙,而且铝合金边框与铝合金立柱一般通过多个螺钉固定,现场安装比较麻烦,并且,铝合金边框需承受隔墙的重量,只依靠螺钉的固定不够牢固。 针对上述现状,一些用于搭建框架的组合式连接装置被专利技术出来,它能多方位拼接隔墙,并且,现场组装快捷又简便,搭建的框架结构较为牢固。 如本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820087342. 1 (公告号为CN201206288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就披露了这么一种接驳组件,它包括有组合柱和用于连接组合柱的连接头,其中,组合柱的断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侧面,在每个侧面沿组合柱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通槽,连接头具有六个与组合柱的断面相配的外表面,连接头的外表面通过贯穿销和小螺栓与组合柱连接在一起,连接头外表面的侧部开有与所述的通槽末端相对的缺口。该接驳组件在使用时,将多个组合柱和连接头彼此按需要连接起来,以接驳出所需框架,并在框架的空间内放置隔层板,隔层板的边角可藏于缺口内,达到分隔空间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用时,考虑到组建造型需要,组合柱需要选择各种形状的型材,比如,圆柱状组合柱、方柱状组合柱,其中方柱状有带通槽和不带通槽两种,还有断面呈十字状的组合柱等等,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头端面外形必须与组合柱的断面外形相配,两者才能吻合一起,如此,对于每一不同形状的组合柱,必须使用相应形状的连接头,连接头的适用性不强,而连接头本身采用实心金属材料制造,结构较为复杂,这使得产品制造成本较高。因而,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其连接头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组合柱,提高连接头的适用性,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包括有组合柱和用于连接组合柱的连接头,其中,组合柱的端面可与连接头的一侧面相连,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头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定位住的定 位块,而该连接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所述连接头在用以连接的 侧面上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块的凹坑,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的多个卡块分别嵌入到连接头 上对应的凹坑内而将连接头定位住;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一贯穿销贯穿 过连接件的通孔,且贯穿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合柱、连接头相连,而使所述组合柱、连接 件和连接头通过该贯穿销而连接在一起。 所述卡块可以呈任意形状,只要使卡块可嵌入到连接头内的凹坑而防止连接头相 对转动即可,优选地,所述卡块可以呈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凹坑的相邻内侧面可以互相垂直,而形成方形凹坑,如此,要嵌入到连接头上相邻两侧面上的两个卡块均可置入同一凹坑内,也便于凹坑的开设。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基本呈立方体,其十二个边沿中每个边沿都沿边沿方向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 ,所述连接件的边缘相应地也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 ,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与连接头定位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头上的第一弧形缺口、定位在连接头上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上对应的第二弧形缺口和定位块组合、并自然形成一个供外接的拉钩插入的插孔。将该接驳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组合框架后,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对拉装置将位于对角线处的两个连接头拉紧,保证了整个框架的强度,其中,对拉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比如,可以包括有弹性拉绳和设置在弹性拉绳两端的拉钩,该拉钩就插入到所述插孔内。所述的两个定位块自然的形成一对限位i央,这对限位块与第一缺口和两个相邻的第二缺口拼合而形成的插孔而供所述拉钩钩挂,这对限位块能有效防止拉钩脱出,非常实用。 对于组合柱为带通槽的方形管的情况,即组合柱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侧面,且在每个外侧面沿组合柱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通槽,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块设置有四个,定位块的形状与通槽相配而可嵌入到对应的通槽之中,所述连接件通过其每个定位块嵌入到相应通槽的端部而将组合柱定位住,从而防止组合柱相对连接件转动。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所述连接件的外围轮廓可以呈与组合柱相配的方形。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 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 孔,所述贯穿销其第一端穿过连接件的通孔而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螺纹孔内,贯穿销 的第二端中部具有环形卡槽,对应,所述组合柱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供贯穿销的第二端 插配的中央通孔,所述组合柱中一个通槽的底面上开有一与中央通孔相通的螺孔,在贯穿 销的第二端插入组合柱中央通孔的状态下,一小螺栓插入所述螺孔而使其底端卡入到所述 贯穿销的环形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贯穿销的第二端与组合柱固定连接,而贯穿销的第一端 贯穿过连接件且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因而,组合柱、连接件与连接头三者通过贯穿销、小螺 栓而可靠连接一起,这种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确保连接头各外表面 以及连接件外围与组合柱的各侧面端面对齐,另外,连接过程无需转动连接头或组合柱,适 合四方延续地组装框架,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环形卡槽中靠近组合柱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通过锥形面 与小螺栓的推抵作用,保证了组合柱的端面与连接件第一侧面紧密贴合,将组合柱牢固地 与连接件、连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贯穿销的中部外周面上可以具有一限位凸环,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 面上在中央的通孔外围还设有一与限位凸环相配的沉孔,在贯穿销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在连 接头的螺纹孔内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的沉孔内。通过限位凸环与沉孔之间的 限位,起到提示贯穿销的第一端在连接头内的安装到位与否的作用。 对于组合柱为不带通槽的方形管的情况,S卩,组合柱的端面呈正方形、具有四个外 侧面,此时,对应地,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块设置有四个,且每个定位块的内侧面正好贴在组 合柱端部对应的外侧面上,如此,所述连接件通过其对称设置的定位块与组合柱外侧面的 贴合而将组合柱定位住。 为使连接件的外围轮廓与组合柱更加吻合,而使组合后的框架外表面更加平整, 所述连接件的外围轮廓可以呈与组合柱相配的方形,连接件上的第二弧形缺口就开设在第 二侧面的边沿。 此时,所述通过贯穿销而连接组合柱、连接件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可以 为所述的连接头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件的中央贯穿有一通 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包括有组合柱(1)和用于连接组合柱(1)的连接头(2),其中,组合柱(1)的端面可与连接头(2)的一侧面相连,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柱(1)的端面与连接头(2)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接件(3),该连接件(3)的第一侧面(31)上设置有至少二个与组合柱(1)的端面相配的、且向外侧凸出的、用以将组合柱(1)定位住的定位块(32);而该连接件(3)的第二侧面(33)上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凸出的卡块(34),所述连接头(2)在用以连接的侧面上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块(34)的凹坑(21),所述连接件(3)通过所述的多个卡块(34)分别嵌入到连接头(2)上对应的凹坑(21)内而将连接头(2)定位住;并且,所述连接件(3)的中央贯穿有一通孔(35),一贯穿销(4)贯穿过连接件(3)的通孔(35),且贯穿销(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合柱(1)、连接头(2)相连,从而使所述组合柱(1)、连接件(3)和连接头(2)通过该贯穿销(4)而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毛宁
申请(专利权)人:陈毛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