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灿魁专利>正文

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16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包括:左侧轮、右侧轮、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及动力机架与配套动力机械,左侧轮设置于左机架上,右侧轮设置于右机架上,动力机设置于动力机架上,其特性在于:左机架的一端与左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右机架一端与右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左机架与右机架皆位于左右连接架的同一侧,左机架及左侧轮与右机架及右侧轮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左机架及左侧轮、右机架及右侧轮与左右连接架所围成的区域内留有一定的空隙,当机架立起时即可以作为行间作业过程中的农作物通道。其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实现大宽度机械于窄行较高棵作物行间之行走自如,提供了一种用途更广泛的农业机械,几乎可用于各种农田作业及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田间作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动力机械,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田间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并没有大宽度农业机械适应窄行高棵农作物行间行走作业的技术应用,农 用机械与农用车辆普遍存在用途较为单一的问题,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致使农 民不得不购置多种农业机械与车辆,处于少用多闲的使用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适合窄行高棵作物行间行走的大 宽度多功能田间作业车,从而为大功率机械的行间作业提供了可能,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多 功能化。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主要包括左侧轮、右侧轮、机架与配套的动力机械,机架主要由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及动力机架组成,动力机架也可由左机架或右机架或左右连接架代替,左侧轮设置于左机架上,右侧轮设置于右机架上,动力机设置于动力机架上,其特性在于左机架的一端与左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右机架一端与右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左机架与右机架皆位于左右连接架的同一侧,左机架及左侧轮与右机架及右侧轮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左机架及左侧轮、右机架及右侧轮与左右连接架所围成的区域内留有一定的空隙,当机架立起时即可以作为行间作业过程中的农作物通道,其高度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要而定,一般以地面以上100-150cm左右为宜,最少不低于60cm(高棵作物在株高150cm以上的管理需要很少,且机架过高不利于机架的牢固,而该空隙高度过低机器的用途则大为减少),就机架结构而言,该空隙在左侧轮与右侧轮转动轴以上的高度,以30cm以上为宜,最小不小于20cm,否则将体现不出本专利技术的现实意义。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某种需要左机架或右机架在左侧轮或右侧轮与左右连接架之间的部分之外也可向两端有适当延长,但根据以上的叙述,应该认为其延长部分不属于左机架或右机架,而是左机架或右机架的连接部件。 动力机之动力传动系统只与左侧轮或右侧轮之一相连;或者,在左右连接架上设置左半轴和右半轴,动力机动力传动系统与两半轴相连,并且两半轴通过一定的传动系统分别与左侧轮及右侧轮相连;或者,在左机架或右机架上或动机架上设置左半轴和右半轴,两半轴之一与一侧轮直接相连或通过一定的传动装置相连,而在左右连接架上设置一动力传动轴A,另一半轴则通过一定的传动系统与动力传动轴A相连,而另一侧轮也通过一定的传动系统与动力传动轴A相连,以上所述传动系统可以是链条传动系统或传输带传动系统或齿轮传动系统或传动轴传动系统或任何适当的传动系统,而具体设置方法有多种且属已知
,故不详述。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进一步的方案在于所述的左机架与右机架之间设 置临时连接杆或架,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将临时连接杆或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机架与右机架上,以便行间作业以外的场合进一步加固机架。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适当位置或临时连接杆或架 上设置农具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之间直接 焊接在一起或直接做成一个整体结构;或者,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之间靠螺丝等紧 固件结合在一起;或者,左右连接架与左机架或者右机架之一焊接在一起或直接做成一个 整体结构而与另一侧机架则靠紧固件相连。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之间通 过螺丝等紧固件连接或左右连接架与左机架或右机架之一焊接在一起或直接做成一个整 体的结构而与另一侧机架靠螺丝等紧固件相连,并且设置多组连接点供选用,以方便调节 两侧轮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的管理需要。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或者,动力机设置于动力机架上,动力机架靠螺丝等 紧固件固定于左机架或右机架或左右连接架上,并设置多组与动力机架连接点相吻合的连 接点,以方便组装成多种车型,以适应于多种作业方式的需要。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或者,在左右连接架上设置左半轴和右半轴,并与动 力机动力传动系统相连,其中一侧半轴上开有长健或长健槽,或将半轴的一部分做成任何 横截面相同且非圆形的结构,并套装有与其吻合的传动轮,并于该传动轮两侧设置固定于 一侧机架上的定位模块,而该侧机架上与左右连接架上又分别设有横向滑槽和与滑槽相吻 合的架杆,架杆在滑槽中可以左右滑动,从而调节该侧机架与左右连接架的位置关系,即达 到调节两侧轮距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或者在动力机架或左机架或右机架上设置两半轴, 并与动力机动力传动系统相连,其中一半轴与一侧轮相连,而另一半轴则与设置于左右连 接架上的动力传动轴A相连,并于动力传动轴A上设有长键或长键槽,或将动力传动轴A的 一部分做成任何横截面相同且非圆形的结构,并套装有与其相吻合的传动轮,并于该传动 轮两侧设置固定连接于一侧机架上的定位模块,而该侧机架与左右连接架上又分别设有横 向滑槽和与滑槽相吻合的架杆,架杆在滑槽中可以左右滑动,从而调节该侧机架与左右连 接架的位置关系,借以达到调节两侧轮距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在左右连接架与左机架或右机架之间 设置调节螺旋,以更方便于调节两侧轮之间的距离。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实现大宽度机械于窄行较高棵作物行间之行走自 如,结束了只能用用途很小的微型机械进行高棵作物行间管理作业的历史,提供了一种用 途更广泛的农业机械,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了行间作业车的应用成本,有利于行 间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田间管理水平,为车载式施药机械的推广应用创造了 条件,可大大减小农民施药作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应对病虫草害的能力,同时又为田 间套种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复种指数,几乎可用于各种农田作业及运输。附图说明 附图均为本专利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为实施例1机 结构示意图,图1为实施例1机架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其附视示意图。图3、图4为实施例2机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田间作业 状态下的机架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为运输状态下之机架结构侧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 3机架结构正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为其附视示意图。 图中,1左侧轮,2右侧轮,3左机架,4右机架,5左右连接架,6临时连接杆或架,7 动力机,8转向轮,9左机架农具连接件,10右机架农具连接件,11连接孔,12螺丝,13动力 机架,14转向装置,15载货箱,16 二轮摩托车或电动力,17连接立架,18右机架,19左侧轮, 20右侧轮,21左侧轮轴,22右侧轮轴,23左半轴,24右半轴,25左右连接架,26牙轮包或差 速器,27链轮,28链轮,29链条,30链条,31链轮,32链轮,33定位模块,34定位模块,35滑 槽,36横向架杆,37螺旋,38左机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左侧轮1设置于左机架3上,右侧轮2设置于右机架4上,左 机架3与右机架4分别与设置于它们上部的左右连接架5相连而成为一个整体,这样,这些 部件正好位于机器的左、右、上部,在它们之间则形成一定的空隙区域以做为行间作业过程 中的农作物通道,其高度可视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要,并参考其综合性能等因素具体而 定,一般以10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田间作业车,主要包括:左侧轮、右侧轮、机架与配套的动力机,机架主要由左机架、右机架与左右连接架以及动力机架组成,动力机架也可由左机架或右机架或左右连接架代替,左侧轮设置于左机架上,右侧轮设置于右机架上,动力机也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左机架的一端与左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右机架一端与右侧轮相连,而另一端与左右连接架相连,左机架与右机架皆位于左右连接架的同一侧,左机架及左侧轮与右机架及右侧轮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左机架及左侧轮、右机架及右侧轮与左右连接架所围成的区域留有一定空隙,当机架立起时,以作为行间作业过程中的农作物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灿魁
申请(专利权)人:马灿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