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601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大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位圈,轴承上方的轴承盖中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上设有使润滑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轴承下方的轴承座上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出油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股绳机。技术背景通常钢丝股绳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托轮式股绳机,其筒体由托轮支承旋转,这种形式的钢丝股绳机结构较为 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筒体转速较低,因此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另一种就是大轴承式股绳机,其筒体由大轴承支承旋转,大轴承价格昂贵(大的 每只一万多,一台设备多的要安装十几只);对有关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但筒体转速 相对较高,因此生产效率较高。由于一般钢丝股绳机筒体直径都较大,最大的轴承内径近1000mm,且因结构上的 原因,轴承宽度较窄,外径也不可能很大,都属非标系列。因此轴承的精度高,对温度影响极 为敏感,而由于直径大,轴承旋转时相对线速度也较大,相对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也较高。由 于筒体直径较大,再加上设备的特殊性,无法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密封办法。而且工作环境恶 劣,杂技极易进入,影响轴承旋转并损伤轴承及相连接的筒体。现在所使用的大轴承式股绳机都是采用高级润滑脂(有的采用航空用润滑脂)润 滑,这种润滑脂粘度大,轴承润滑不充分,轴承温升高,且温度升高又使润滑脂性能变差,轴 承温度过高使轴承性能迅速下降,超过一定温度,轴承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所以筒体 转速难以提高,轴承及筒体支承处极易损坏,经常需要大修(大修筒体,更换轴承),有的甚 至几个月就要大修,所以大轴承式股绳机至今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液体润滑油循环润滑,可有效防止漏 油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其特征是大 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 位圈,轴承上方的轴承盖中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上设有使润滑 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轴承下方的轴承座上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出油口 相通。轴承下部设置沉浸轴承滚珠的储油区。左、右定位圈的外周面呈锥面形式,且锥面的小端与相应侧轴盖的沟槽配合。轴盖的沟槽包括靠轴盖内面的沟槽,靠轴盖内面的沟槽与外侧另一沟槽相通,所 有沟槽均呈内高外低的锥度形式。在轴盖下侧面设有油位指示管。本技术结构合理,能改善轴承的润滑条件,降低轴承的温升,提高设备的转 速,从而提高钢丝股绳的生产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并减少停机对生产的影响。由于利用循环润滑油润滑,使得钢绳机筒体转速得以提高,相对原润滑 脂润滑,其转速可提高20%以上,甚至更高。而且由于循环润滑充分,很好的保护了轴承及 筒体,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维修次数,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也减少了因 轴承故障停机对生产的影响。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1、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大轴承机构 包括轴承2,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3、4,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位 圈5、6,轴承上方的轴承盖21中设有进油通道7,进油通道与进油口 8相通,进油通道上设 有使润滑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9,轴承下方的轴承座22上设有出油通道10,出 油通道与出油口 11相通。轴承下部设置沉浸轴承滚珠的储油区12。左、右定位圈的外周面呈锥面形式,且锥面的小端与相应侧轴盖的沟槽配合。轴盖的沟槽包括靠轴盖内面的沟槽13,靠轴盖内面的沟槽与外侧另一沟槽14相 通,所有沟槽均呈内高外低的锥度形式。在轴盖下侧面设有油位指示管15,可直观反映轴承 内储油区油面位置,一旦低于某一设定值,就视为异常,可停车检查油路是否畅通。图中还有止定螺钉16、出线股丝17、连接螺栓18、储油区油面线19、轴承座内孔 20。为了确保钢绳机工作时循环润滑不间断,在进油管路上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油压 小于某一设定值时,断电停机,排除故障。利用循环润滑油润滑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润滑油渗漏,利用筒体的高速旋转产生的 离心力和多道路障,使所有的润滑油全部回到出油口回到油箱中。润滑油从进油口小孔喷 射到轴承上润滑轴承并流入下面的回流口,而不在轴承上及飞溅到轴承以外的润滑油,其 空间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到定位圈上,或者到两面的轴盖上,溅到定们圈上的润滑油,通过 其上的锥形外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轴承上或轴承附近再流入下面。溅到轴盖上的 润滑油,绝大多数被第一道沟槽所阻挡,并流入下面。还有其锥面又使剩余的润滑油,沿着 锥面大端向里流到下面,最后还有最外边一道沟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还有润滑油流 到这里,将通过其流入到下面。所以润滑油不可能向外渗漏。权利要求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其特征是大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位圈,轴承上方的轴承盖中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上设有使润滑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轴承下方的轴承座上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出油口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其特征是轴承下部设置沉浸轴承滚 珠的储油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其特征是左、右定位圈的外周面 呈锥面形式,且锥面的小端与相应侧轴盖的沟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其特征是轴盖的沟槽包括靠轴盖内 面的沟槽,靠轴盖内面的沟槽与外侧另一沟槽相通,所有沟槽均呈内高外低的锥度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其特征是在轴盖下侧面设有油 位指示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大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位圈,轴承上方的轴承盖中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上设有使润滑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轴承下方的轴承座上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出油口相通。本技术结构合理。文档编号D07B7/16GK201581289SQ200920256948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寿南 申请人:南通开发区联谊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包括筒体、支承筒体旋转的大轴承机构,其特征是:大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轴承两端分别设置左、右轴盖,左、右轴盖与轴承之间分别设置左、右定位圈,轴承上方的轴承盖中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上设有使润滑油向着轴承滚珠方向喷射的油孔,轴承下方的轴承座上设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与出油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寿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开发区联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