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672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是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数)的组合物: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30~50%)、C12-C22烷基苯磺酸钠(5~20%)、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C1-C8低分子醇(10~20%)、水(30~40%);具有产品率高,产品质量好,提高了洗油能力和抗吸附性能,同时也具备了抗高矿化度和高钙、镁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合成及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用油田化学品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三次采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驱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各大油田三次采油攻坚战亦愈演愈烈。三次采油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这时驱油效果更好的二元复合驱技术也正悄然兴起,它是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可提高注入水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进而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同时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注入水的洗油效率,进而提高驱油效率,二者共同作用就可大幅提高采收率。理论上讲,二元复合驱油既具有聚合物驱的优势,又有表面活性剂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的功效,但二元复合驱较之三元少了“碱”的作用,并且现有的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尽如人意。如何依靠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把残余油“强洗出来”成为了一个难题,为突破这一难题,我们对原油的构成、活性剂与原油的构效关系、相似相容原理和复配增效机理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解决了无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较高的问题,从而研制出针对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该产品降低界面张力能力与三元复合驱相近,驱油效率高于三元复合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研究三次采油聚合物驱的基础上,针对聚合物驱后如何依靠二元复合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提出了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的制备方法。该体系以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为主剂,同时复配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主要机理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脱落后可以更容易从较细的毛细管通过,从而使油富集提高采收率。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是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数)的组合物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30~50%)、C12-C22烷基苯磺酸钠(5~20%)、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C1-C8低分子醇(10~20%)、水(30~40%)。 其生产步骤为 1)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 (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的制备 以脂肪醇、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39~99)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充氮至常压,在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升温至120℃,缓慢滴加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反应压力≤0.3Mpa,滴加后保温反应1~1.5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70~98℃,加入乙酸1.0‰~7.5‰,搅拌20分钟,制成中间体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 (2)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 以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及二甲胺、三甲胺或它们的衍化物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卤化剂存在下,温度控制在50~70℃,反应压力保持在0.13Mpa以下,进行胺化反应,制得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 2)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的制备 (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的制备 以脂肪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20~50)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充氮至常压,在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升温至120℃,缓慢滴加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反应压力≤0.3Mpa,滴加后保温反应1~1.5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70~98℃,加入乙酸1.0‰~7.5‰,搅拌20分钟,制成中间体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中间体; (2)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的制备 以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氯磺酸(或三氧化硫等)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加入高压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25℃,反应压力保持在常压,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 3)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的制备 以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及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加入反应釜中,在50~70℃条件下,搅拌保温反应1.5小时,制得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 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为 m=2~20,n=3~15; R1=C5~C18直链或支链烷烃;R2=C7~C16直链或支链烷烃;R3=C0~C3直链或支链烷烃; C12-C22烷基苯磺酸钠为C12-C22烷基苯磺酸与氢氧化钠在30~50℃下反应制得; 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C8-C18烷基酚与环氧乙烷在碱性催化剂,110~140℃下开环聚合制得; C1-C8低分子醇采用工业级产品。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依照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三采驱油用表面活性剂DSQ-01产品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品率高,产品质量好,提高了洗油能力和抗吸附性能,同时也具备了抗高矿化度和高钙、镁的能力。 所得的驱油剂主要物化参数为 外观淡黄色至黄色均匀液体, 固含量≥50%(烘干称量法) pH(1%水溶液)7.5-10.5, 密度1.0-1.05g/cm3 水溶性(10%水溶液)与水溶解均匀,不分层、无沉淀 与破乳剂的配伍性(脱水率)≥95% 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含量≥30%(两相滴定法) 界面张力,mN/m≤5×10-3mN/m(美国CNG公司生产的TX-500C界面张力仪) 具体实施例方式 ,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是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数)的组合物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30~50%)、C12-C22烷基苯磺酸钠(5~20%)、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C1-C8低分子醇(10~20%)、水(30~40%)。 其生产步骤为 1)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 (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的制备 以脂肪醇、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39~99)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充氮至常压,在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升温至120℃,缓慢滴加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反应压力≤0.3Mpa,滴加后保温反应1~1.5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70~98℃,加入乙酸1.0‰~7.5‰,搅拌20分钟,制成中间体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 (2)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 以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及二甲胺、三甲胺或它们的衍化物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卤化剂存在下,温度控制在50~70℃,反应压力保持在0.13Mpa以下,进行胺化反应,制得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 2)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的制备 (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的制备 以脂肪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20~50)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充氮至常压,在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升温至120℃,缓慢滴加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反应压力≤0.3Mpa,滴加后保温反应1~1.5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70~98℃,加入乙酸1.0‰~7.5‰,搅拌20分钟,制成中间体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中间体; (2)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的制备 以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氯磺酸(或三氧化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是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数)的组合物: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30~50%)、C↓[12]-C↓[22]烷基苯磺酸钠(5~20%)、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C↓[1]-C↓[8]低分子醇(10~20%)、水(30~40%)。

【技术特征摘要】
1.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Q-01是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数)的组合物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DS-100(30~50%)、C12-C22烷基苯磺酸钠(5~20%)、C8-C1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C1-C8低分子醇(10~20%)、水(3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油用复合离子头双尾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步骤为1)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的制备以脂肪醇、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39~99)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充氮至常压,在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升温至120℃,缓慢滴加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在120~160℃之间,反应压力≤0.3Mpa,滴加后保温反应1~1.5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70~98℃,加入乙酸1.0‰~7.5‰,搅拌20分钟,制成中间体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2)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的制备以烷基聚氧乙烯基醚A及二甲胺、三甲胺或它们的衍化物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1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卤化剂存在下,温度控制在50~70℃,反应压力保持在0.13Mpa以下,进行胺化反应,制得烷基聚氧乙烯基胺化物;2)烷基聚氧乙烯基硫酸酯盐的制备(1)烷基聚氧乙烯基醚B的制备以脂肪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按照摩尔比1∶(20~50)加入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强谷之辉郭鑫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仕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