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而转化效率为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太阳能电池,也即叉指型背接触电池,其正/负电极均设计于电池的背面,使得前表面彻底避免了金属栅线的遮挡,杜绝了金属栅线遮挡所带来的光学损失,同时电极宽度可设计的较现有更宽,降低了串联电阻损失,从而大幅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另外,由于电池正面无电极的设计下,产品外观更优美,适合于多种应用场景。
2、现有技术中,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形成交错设置的p区和n区,通常地,p区的p型掺杂多晶硅层及n区的n型掺杂多晶硅层在制备时,p型掺杂多晶硅层会向硅片内部形成p型掺杂内扩层,n型掺杂多晶硅层会向硅片内部形成n型掺杂内扩层,而为了便于加工,p型掺杂内扩层与n型掺杂内扩层深度通常大致相等,这样会使得发射极电流收集效率低,从而影响电池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的比值为1~4,且不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的比值为1~2,且不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为30~800nm;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为1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的比值为1~4,且不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的比值为1~2,且不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为30~800nm;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深度为1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宽度大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宽度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宽度的比值为1~2,且不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内扩层的体积大于所述n型掺杂内扩层的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谦,张生利,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