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5867 阅读:7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雪地自行车,自行车前叉架下端固设前滑板,自行车后叉杆下端固设后滑板,后滑板纵向设有贯穿的第一穿槽,其两二侧板体上前、后分别固设前、后支撑架,后链轮和与其同轴的前拨动链轮轴向和纵向止动且圆周方向可转动定位于前支撑架,后拨动链轮圆周方向可转动轴向止动纵向高度可调整定位于后支撑架,拨动链条与前、后拨动链轮啮合,拨动链条外圈设有突块,前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链轮和前拨动链轮,前拨动链轮通过拨动链条带动后拨动链轮,拨动链条的突块产生拨动雪堆前进的动力而带动车体前进,前滑板处设有可升降的滚轮,调节拨动链条和滚轮高度就可产生在雪地环境中骑乘使用的多种模式,方便使用者在不同的雪地环境中骑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雪地自行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自行车的构造基本都是一前后向的主车架的前端固接一前管,设有把手 的把手杆枢接于该前管内,该把手杆向下固定定位一前轮架,该前轮架上枢接有一前轮;主 车架后端则固设一座垫管,顶端设有座垫的座垫杆插设于坐垫管内,该座垫杆在座垫管内 可轴向伸縮来调整座垫的高低位置;座垫管的底端固接一横管,该横管用来穿设踏板杆及 枢接前链轮,踏板杆二端设有踏板,踏板杆可带动前链轮旋转,座垫管与横管的后方固设有 向后延伸的上下两个后叉杆,二者于后端合并连接并用来定位后链轮及后轮,前链轮与后 链轮间通过链条传动,当踩踏踏板时,前链轮转动并通过链条驱动后链轮转动,这样前轮与 后轮就可在地面上转动,达到前进的作用了 。 现今社会讲求环保,自行车不排碳、不浪费能源,同时具有骑乘方便及运动娱乐的 功效,成为最符合环保要求的交通工具,大受世人的欢迎,然而,大家都知道自行车都是藉 由圆圈状的前轮与后轮靠摩擦力在一般陆地上行进的,而雪地上摩擦力小,普通的自行车 很难在雪地环境中骑乘使用,在雪地环境中的居民很难享受骑乘自行车的方便与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雪地自行车,该雪地自行车可在雪地环 境中采用多种模式骑乘。 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雪地自行车,包括前 后向的主车架、前管、设有把手的把手杆、前叉架、座垫管、上端固设有坐垫的座垫杆、横管、 踏板杆、前、后链轮、链条、踏板和后叉杆,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主车架前端固接前管,把手杆 下端枢接于前管内,把手杆下端穿出前管后与一分叉状的前叉架固接,主车架后端固设一 座垫管,座垫杆下端插设于座垫管内,该座垫管底端固接一横管,横管内枢接一踏板杆,踏 板杆两端枢接有踏板,踏板杆一侧与前链轮同心固连,前链轮与后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座垫 管后方固设有分叉状的后叉杆,还设有前滑板、后滑板、前拨动链轮、后拨动链轮和拨动链 条,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前滑板固设于前叉架下端,后叉杆向后斜向延伸与后滑板固接,该 后链轮同轴横向固接一前拨动链轮,后滑板上纵向设有一贯穿上下的第一穿槽,该第一穿 槽两侧的板体上前后方分别固设有一前支撑架和一后支撑架,后链轮与前拨动链轮共同的 轴枢接于前支撑架上,后拨动链轮纵向高度可调整枢接于后支撑架上,拨动链条分别与前、 后拨动链轮齿啮合,其外圈形成若干具备拨动作用的突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后拨动链轮纵向高度可调整枢接于后支撑架上的 结构为后支撑架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条形穿槽,后拨动链轮的轴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可 转动同时纵向可滑动插置于该条形穿槽内,设有一对第一弹性件,该对第一弹性件两端分 别与后支撑架上端内壁和后拨动链轮的轴固连,设有一拉动线,该拉动线一端呈分叉状并且分别与后拨动链轮的轴两端固连,另一端与把手上的拨动器固连,拨动器可拉动拉动线, 拨动器可拉动拉动线的结构有多种,如自行车中刹车装置中刹车把手拉动刹车线的结构, 此为常见结构,此处不详细介绍。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拉动线为钢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前叉架下端固设一框架,该框架下端与前滑板固 连,前滑板上开设有一贯穿上下的第二穿槽,该框架内部设有一轮架,该轮架可在该框架内 作升降,该轮架下端枢接一滚轮,该轮架至少一侧面上开设有纵向排列的上、下定位孔,该 框架的侧壁上横向固设有一筒体,该筒体内轴向可滑动设定距离插设有一定位销,该定位 销可插置于轮架的上、下定位孔中任意一个内部,这样该定位销通过选择性的插入上、下定 位孔的其中之一,就可使该滚轮作上升内縮到框架内部作定位或下降而显露于框架外部作 定位操作。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筒体内轴向可滑动设定距离插设有一定位销,该定位销可插置于轮架的上、下定位孔中任意一个内部的结构为定位销内端可穿置于框架的上、下定位孔的其中之一内,其外端形成径向内縮的杆体,该段内縮的杆体与定位销内端形成一台阶面,设有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套设于定位销径向内縮的杆体外侧,该第二弹性件内端止顶于定位销的台阶面上,外端止顶于筒体外端内侧壁,该定位销伸出该筒体的外端穿设一套环,该筒体外端上开设有一横过中心的定位槽,套环可容置于该定位槽内,当该套环进入该定位槽内停留时,该定位销的内端即抵入框架上、下定位孔的其中之一内作定位,当该定位销向外拉动脱离定位槽并转动使该套环抵于该该筒体外端的外壁时,该定位销的内端即脱离框架上、下定位孔此时可调节轮架使其在该框架内作升降。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自行车的前、后端各设一前、后滑板,其中,后滑板上设有前、后拨动链轮及拨动链条,后拨动链轮纵向高度可调节,使用时,前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链轮,后链轮带动同轴的前拨动链轮,则前拨动链轮又通过拨动链条带动后拨动链轮,拨动链条外圈上设有若干突块,因此当本技术拨动链条下侧移动时突块会产生拨动雪堆前进的动力,这样就方便使用者在雪地环境中骑乘行进;同时,前滑板处也可设有可上升或下降的滚轮,这样通过调节拨动链条和滚轮的高度就可产生在雪地环境中骑乘使用的多种模式,方便使用者在不同的雪地环境中骑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构造侧视及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部份构造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拨动链条向下伸出第一穿槽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拨动链条向上退回到后滑板上方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滚轮内縮状态侧视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滚轮内縮前视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滚轮外露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滚轮外露前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定位销抵入上、下定位孔侧面剖视图; 图11为本技术所述套环容置于定位槽内的正视图; 图12为本技术所述定位销退出上、下定位孔侧面剖视图; 图13为本技术所述套环与定位槽垂直正视图; 图14为本技术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雪地自行车,包括前后向的主车架10、前管11、设有把手21的把手杆 20、前叉架22、座垫管12、上端固设有坐垫41的座垫杆40、横管13、踏板杆50、前、后链轮 51、61、链条53、踏板52和后叉杆14,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主车架10前端固接前管ll,把手 杆20下端枢接于前管11内,把手杆20下端穿出前管11后与一分叉状的前叉架22固接, 主车架10后端固设一座垫管12,座垫杆40下端插设于座垫管12内,该座垫管12底端固接 一横管13,横管13内枢接一踏板杆50,踏板杆50两端枢接有踏板52,踏板杆50 —侧与前 链轮51同心固连,前链轮51与后链轮61通过链条53传动,座垫管12后方固设有分叉状 的后叉杆14,还设有前滑板30、后滑板60、前拨动链轮71、后拨动链轮72和拨动链条73,以 使用方向为基准,前滑板30固设于前叉架22下端,后叉杆14向后斜向延伸与后滑板60固 接,该后链轮61同轴横向固接一前拨动链轮71,后滑板60上纵向设有一贯穿上下的第一穿 槽62,该第一穿槽62两侧的板体上前后方分别固设有一前支撑架63和一后支撑架64,后 链轮61与前拨动链轮71共同的轴枢接于前支撑架63上,后拨动链轮72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雪地自行车,包括前后向的主车架(10)、前管(11)、设有把手(21)的把手杆(20)、前叉架(22)、座垫管(12)、上端固设有坐垫(41)的座垫杆(40)、横管(13)、踏板杆(50)、前、后链轮(51、61)、链条(53)、踏板(52)和后叉杆(14),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主车架(10)前端固接前管(11),把手杆(20)下端枢接于前管(11)内,把手杆(20)下端穿出前管(11)后与一分叉状的前叉架(22)固接,主车架(10)后端固设一座垫管(12),座垫杆(40)下端插设于座垫管(12)内,该座垫管(12)底端固接一横管(13),横管(13)内枢接一踏板杆(50),踏板杆(50)两端枢接有踏板(52),踏板杆(50)一侧与前链轮(51)同心固连,前链轮(51)与后链轮(61)通过链条(53)传动,座垫管(12)后方固设有分叉状的后叉杆(14),其特征为:还设有前滑板(30)、后滑板(60)、前拨动链轮(71)、后拨动链轮(72)和拨动链条(7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前滑板(30)固设于前叉架(22)下端,后叉杆(14)向后斜向延伸与后滑板(60)固接,该后链轮(61)同轴横向固接一前拨动链轮(71),后滑板(60)上纵向设有一贯穿上下的第一穿槽(62),该第一穿槽(62)两侧的板体上前后方分别固设有一前支撑架(63)和一后支撑架(64),后链轮(61)与前拨动链轮(71)共同的轴枢接于前支撑架(63)上,后拨动链轮(72)纵向高度可调整枢接于后支撑架(64)上,拨动链条(73)分别与前、后拨动链轮(71、72)齿啮合,其外圈形成若干具备拨动作用的突块(73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雪地自行车,包括前后向的主车架(10)、前管(11)、设有把手(21)的把手杆(20)、前叉架(22)、座垫管(12)、上端固设有坐垫(41)的座垫杆(40)、横管(13)、踏板杆(50)、前、后链轮(51、61)、链条(53)、踏板(52)和后叉杆(14),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主车架(10)前端固接前管(11),把手杆(20)下端枢接于前管(11)内,把手杆(20)下端穿出前管(11)后与一分叉状的前叉架(22)固接,主车架(10)后端固设一座垫管(12),座垫杆(40)下端插设于座垫管(12)内,该座垫管(12)底端固接一横管(13),横管(13)内枢接一踏板杆(50),踏板杆(50)两端枢接有踏板(52),踏板杆(50)一侧与前链轮(51)同心固连,前链轮(51)与后链轮(61)通过链条(53)传动,座垫管(12)后方固设有分叉状的后叉杆(14),其特征为还设有前滑板(30)、后滑板(60)、前拨动链轮(71)、后拨动链轮(72)和拨动链条(7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前滑板(30)固设于前叉架(22)下端,后叉杆(14)向后斜向延伸与后滑板(60)固接,该后链轮(61)同轴横向固接一净 拨动链轮(71),后滑板(60)上纵向设有一贯穿上下的第一穿槽(62),该第一穿槽(62)两侧的板体上前后方分别固设有一前支撑架(63)和一后支撑架(64),后链轮(61)与前拨动链轮(71)共同的轴枢接于前支撑架(63)上,后拨动链轮(72)纵向高度可调整枢接于后支撑架(64)上,拨动链条(73)分别与前、后拨动链轮(71、72)齿啮合,其外圈形成若干具备拨动作用的突块(73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雪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拨动链轮(72)纵向高度 可调整枢接于后支撑架(64)上的结构为后支撑架(64)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条形穿槽 (641),后拨动链轮(72)的轴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可转动同时纵向可滑动插置于该条形穿 槽(641)内,设有一对第一弹性件(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瀚
申请(专利权)人: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