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790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属于电机转子低压铸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低压铸造工艺难以控制铸造铝转子的铜损耗、杂散损耗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上叶型、中模、下叶型和下模板,上模板上端面和下模板下端面上均设有排气环槽,通孔与排气环槽之间均布有若干径向排气槽,排气环槽分别与上模板上端面侧壁、下模板下端面侧壁之间均布有若干排气通槽;工艺方法包括:1)规定参数;2)根据物理条件进一步确定水口体积;3)控制转子铁芯的加热温度T1;4)对铝液进行初步处理;5)对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进行冗余处理;6)确定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的工艺参数并进行铸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转子铁芯排气通畅、降低电机转子铜损耗、高质量铸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转子低压铸造,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高效、绿色、节能的大力推进,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设备也向着大型化、高运转率方向发展,绿色节能的超超高效电机的研制及开发必将成为电机行业的目标。传统的离心和高压铸铝工艺不能满足新的技术要求,低压铸铝工艺的技术优势日益显现,它的优点是铝液的充型压力小,型腔内的空气能够充分排出,铸造后的成品组织致密,晶粒小。同时超超高效电机的效率提升需要进一步降低损耗,势必对铸造铝转子的铜损耗要求更高,对杂散损耗同时进行精细控制,然而现有的低压铸造工艺难以控制铸造铝转子的铜损耗、杂散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低压铸造工艺难以控制铸造铝转子的铜损耗、杂散损耗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上叶型、中模、下叶型和下模板,所述中模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1)、上叶型(2)、中模(3)、下叶型(4)和下模板(5),所述中模(3)套设于转子铁芯(6)外侧,所述转子铁芯(6)中部设有假轴(7),所述假轴(7)内嵌装有斜键(8),所述假轴(7)与下叶型(4)之间设有分流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5)结构相同且相对于中模(3)对称分布,所述上模板(1)上端面和下模板(5)下端面中心均设有通孔(10),所述上模板(1)上端面和下模板(5)下端面上均设有排气环槽(11),所述通孔(10)与排气环槽(11)之间均布有若干径向排气槽(12),所述径向排气槽(12)与排气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1)、上叶型(2)、中模(3)、下叶型(4)和下模板(5),所述中模(3)套设于转子铁芯(6)外侧,所述转子铁芯(6)中部设有假轴(7),所述假轴(7)内嵌装有斜键(8),所述假轴(7)与下叶型(4)之间设有分流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5)结构相同且相对于中模(3)对称分布,所述上模板(1)上端面和下模板(5)下端面中心均设有通孔(10),所述上模板(1)上端面和下模板(5)下端面上均设有排气环槽(11),所述通孔(10)与排气环槽(11)之间均布有若干径向排气槽(12),所述径向排气槽(12)与排气环槽(11)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环槽(11)分别与上模板(1)上端面侧壁、下模板(5)下端面侧壁之间均布有若干排气通槽(13),所述排气通槽(13)与排气环槽(11)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的低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航孔祥勇张洪荣崔超王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