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今的压铸生产过程中,为了消除气孔缺陷,真空压铸技术已经被广泛采用,尤其是有焊接或是热处理要求的压铸件的生产,真空更是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真空已经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超高真空压铸工艺应运而生。然而,在实际的压铸生产过程中,超高真空压铸除了需要匹配的真空设备之外,更要求有特别好的密封环境,对于压铸模具而言,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制作实现非常好的密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料缸与冲头的密封,在接近700℃的高温条件下,冲头需要在料缸中进行顺滑的运动,推动铝液平稳前进,这就要求料缸与冲头要有一定的间隙存在,而间隙却是漏气的根源。料缸与冲头之间如果漏气,在高真空压铸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从料缸开始到真空阀结束的空气流动,从而造成压射慢速过程中铝液被提前吸入型腔,提前被吸入型腔的铝液温度会迅速降低,与后来高速压射阶段正常填充的铝液无法完全融合,产生冷隔、欠铸等缺陷,导致零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射杆、连接头、冲头本体、冷却组件及抽真空气道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的周向外侧固定的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冲头本体与所述压射杆分别螺纹连接设置于所述螺柱位于所述安装环两侧的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压射杆内部的第一水腔、所述螺柱内部的第二水腔及所述冲头本体内部的第三水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水腔及第二水腔并穿入所述第三水腔的内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射杆、连接头、冲头本体、冷却组件及抽真空气道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的周向外侧固定的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冲头本体与所述压射杆分别螺纹连接设置于所述螺柱位于所述安装环两侧的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压射杆内部的第一水腔、所述螺柱内部的第二水腔及所述冲头本体内部的第三水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水腔及第二水腔并穿入所述第三水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远离所述冲头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腔之间为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压射杆远离所述冲头本体一端的杆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回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管的进口相连通的设置,所述回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腔的内部相连通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进气道及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道于所述冲头本体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三水腔的周向外侧均匀的设置有四组,所述冲头本体的周向侧面上对应所述进气道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相连通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真空压铸铝液上吸的压射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环两侧端面上的第一环形气道,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之间对应四组所述进气道设置有贯穿所述安装环的过滤气通道;所述过滤气通道靠近所述冲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堂,葛春东,间德海,赵博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