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68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铸造浇口杯包括浇口杯杯体,浇口杯杯体内设置有漏斗形的浇注腔,浇注腔的上端开口为圆形开口,浇注腔底部连通有直浇口,直浇口偏置于圆形开口的轴线一侧;浇注腔远离直浇口的一侧设置有滤网结构;浇口杯杯体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莫来石26‑30%、石英砂17‑22%、锆英砂粉6‑11%,余量为高岭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铸造浇口杯滤网结构即使部分被密度大的杂质堵塞,也可有效保证金属液的正常流动,在浇注的过程中可避免金属液冲刷型腔,不会形成旋涡,从而有效避免缩孔、气孔、渣眼、裂纹等铸造缺陷的产生,且铸造浇口杯具有较好的温度急变抵抗性以及不粘渣性能,适用于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浇,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铸造工艺中,铸造浇口杯为关键工具之一,其主要用于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向和流量,保证浇注的金属液充分填充到型腔中,其次浇口杯还可使金属液的杂质浮在上面,对金属液起到净化作用。

2、申请号为202211097080.8的国内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该铸造浇口杯包括杯体,杯体为上宽下窄的中空状倒梯形结构,杯体下端设有过滤器,用于连接直浇口(12)。该铸造浇提高了滤渣能力,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只能使用≤10ppi过滤器,滤渣效果不好导致铸件渣孔报废,而使用≥10ppi过滤器同样温度浇铸方式充型。但是对于该铸造浇口杯,其过滤器一旦被密度大的杂质堵塞过多,将使铸造难以持续进行,且由于杯体下端开口位于中间,当金属液直接注入至杯体时,可能会冲刷到型腔中,从而导致缩孔、气孔、渣眼、裂纹等铸造缺陷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该铸造浇口杯滤网结构即使部分被密度大的杂质堵塞,也可有效保证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杯体(1),所述浇口杯杯体(1)内设置有漏斗形的浇注腔(11),所述浇注腔(11)的上端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浇注腔(11)底部连通有直浇口(12),所述直浇口(12)偏置于圆形开口的轴线一侧;所述浇注腔(11)远离直浇口(12)的一侧设置有滤网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2)包括固定框(21)以及固定于固定框(21)下端的滤网槽(22);所述固定框(21)包括弧形固定杆(211),所述弧形固定杆(211)朝向远离直浇口(12)的一侧开口,所述弧形固定杆(211)开口处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杯体(1),所述浇口杯杯体(1)内设置有漏斗形的浇注腔(11),所述浇注腔(11)的上端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浇注腔(11)底部连通有直浇口(12),所述直浇口(12)偏置于圆形开口的轴线一侧;所述浇注腔(11)远离直浇口(12)的一侧设置有滤网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2)包括固定框(21)以及固定于固定框(21)下端的滤网槽(22);所述固定框(21)包括弧形固定杆(211),所述弧形固定杆(211)朝向远离直浇口(12)的一侧开口,所述弧形固定杆(211)开口处的两端之间固定有弧形固定板(212),所述弧形固定板(212)与圆形开口同轴线,所述弧形固定板(212)与所述浇口杯杯体(1)上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口的轴线、直浇口(12)的轴线、弧形固定杆(211)的轴线共平面;所述直浇口(12)轴线与圆形开口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直浇口(12)半径的4-9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滤网(222)与浇注腔(11)底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浇口杯及其浇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板(212)下端固定有凸起(213),所述凸起(213)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佰进王丽叶君芳邵建伟唐晓章陈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汽轮铸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