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9616 阅读:5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管连接结构,圆柱型连接主体沿轴线前部为相连部分,后部为断开的三个连接分体;连接分体41位于连接主体轴线的一侧,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另一侧;三连接分体之间有间距;两连接分体42、43之间的间距为轴向完全断开;连接主体的内腔依次设置有螺母安置槽、螺栓安置槽、顶紧面;螺母安置槽与螺栓安置槽之间在内腔径向上设置有凸台;螺母安置槽设置在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之间完全断开的相对应的两侧面上;螺栓安置槽设置在连接主体的轴线部位;顶紧面设置在连接分体的内侧面;连接主体前部外弧面设置有压紧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连接牢靠,外观细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圆管与圆管之间 非轴向连接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圆管连接结构,固定主体前部分插入固定套内孔内与之 紧配合;固定套另一端为半圆弧面。 一水平管径向与固定套的半圆弧 面相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主体、固定套和水平管;垂直管套在固定 主体的外径上,通过垂直管璧孔和固定主体孔的可调节顶丝,使固定 主体前部分外壁沿轴线断开的两半向外扩张变形,从而使固定主体外 壁与圆管内壁紧贴,达到固定连接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固定套与固定主体连接用滚花压紧的方式, 施工复杂,安装调整困难。固定主体加工用料较多,成本高,加工相 对复杂,不便大规模生产;且与其它管体配合需要的公差要求高,在 实际安装过程中比较困难,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圆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型连接主体4沿轴线前部 为相连部分,后部为断开的三个连接分体;其中,连接分体41位于连 接主体4轴线的一侧,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对称分布在轴线的 另一侧;三连接分体之间有间距;两连接分体42、 43之间的间距为轴 向完全断开;三连接分体之间有间距;连接主体4的内腔依次设置有螺母安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型连接主体(4)沿轴线前部为相连部分,后部为断开的三个连接分体;其中,连接分体(41)位于连接主体(4)轴线的一侧,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另一侧;三连接分体之间有间距;两连接分体(42)、(43)之间的间距为轴向完全断开;    连接主体(4)的内腔依次设置有螺母安置槽(44)、螺栓安置槽(45)、顶紧面(47);    螺母安置槽(44)与螺栓安置槽(45)之间在内腔径向上设置有凸台(46);    螺母安置槽(44)设置在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之间完全断开的相对应的两侧面上;螺栓安置槽(45)设置在连接主体(4)的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型连接主体(4)沿轴线前部为相连部分,后部为断开的三个连接分体;其中,连接分体(41)位于连接主体(4)轴线的一侧,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对称分布在轴线的另一侧;三连接分体之间有间距;两连接分体(42)、(43)之间的间距为轴向完全断开;连接主体(4)的内腔依次设置有螺母安置槽(44)、螺栓安置槽(45)、顶紧面(47);螺母安置槽(44)与螺栓安置槽(45)之间在内腔径向上设置有凸台(46);螺母安置槽(44)设置在连接分体(42)和连接分体(43)之间完全断开的相对应的两侧面上;螺栓安置槽(45)设置在连接主体(4)的轴线部位;顶紧面(47)设置在连接分体(41)的内侧面;连接主体(4)前部外弧面设置有压紧台阶(48)。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分体(41) 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德金属栏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