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413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包括回收杆本体,所述回收杆本体包括有底支撑件、侧支撑件、外套筒和内延长杆,其中侧支撑件转动安装在底支撑件的一侧,且底支撑件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延长杆。本申请通过设置回收杆本体能够辅助机器人从横井进入到竖井,且回收杆上可续接外丝延长杆,以适应不同井深,侧支撑件与底支撑件可实现铰接折叠,从而便于收纳运输,本申请拓展了机器人在管道内的作业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机器人回收作业的安全性;本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有着合理的结构布局,强度高,可适应不同井深、多种管径的辅助回收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维护,具体涉及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可实现带水或半水管道检测的机器人,主要是全地形双螺旋机器人和我司研发的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高水位作业时,两者都选择顺流检测,退出回收时则为逆流。在水流速度小于0.2m/s情况下,两款机器人都可通过动力的反向驱动和线缆的拉力,实现由排水管道横井进入竖井,从而实现回收工作。在水流速度大于0.2m/s情况下,水的流速大于机器人的反向驱动力,回收工作只能依靠线缆拉力;因横井与竖井成直角,在水的冲击下,机器人很难由横井退回到竖井,造成机器人回收困难。

2、在排水管道高水位、高流速的情况下,全地形双螺旋机器人和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回收都比较困难,这也是行业带水检测的难题。目前也存在一些辅助回收杆,但基本仅是临时性的刚性长杆,无侧支撑,强度不足,不能适应各种井深。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适用性强,强度高的机器人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包括回收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杆本体(1)包括有底支撑件(12)、侧支撑件(14)、外套筒(15)和内延长杆(11),其中侧支撑件(14)转动安装在底支撑件(12)的一侧,且底支撑件(12)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外套筒(15),所述外套筒(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延长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件(14)靠近底支撑件(12)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44),所述底支撑件(12)靠近侧支撑件(14)的一侧设有旋转板(146),其中旋转板(146)的底部能够转动连接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包括回收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杆本体(1)包括有底支撑件(12)、侧支撑件(14)、外套筒(15)和内延长杆(11),其中侧支撑件(14)转动安装在底支撑件(12)的一侧,且底支撑件(12)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外套筒(15),所述外套筒(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延长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件(14)靠近底支撑件(12)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44),所述底支撑件(12)靠近侧支撑件(14)的一侧设有旋转板(146),其中旋转板(146)的底部能够转动连接到固定板(144)上,且旋转板(146)的顶部能够通过紧固螺栓(145)与固定板(144)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辅助回收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件(14)包括有两根撑杆(142),其中两根撑杆(142)的端部均连接到旋转板(146)上,两根所述撑杆(142)之间还连接有连杆(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仲辉杨静赵修林于振中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哈工智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