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悬置衬套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319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5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设置于动力总成悬置的橡胶衬套外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减震耗能装置,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橡胶衬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的震动通过所述传力部件传递至所述减震耗能装置。所述减震耗能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弹簧、传动杆、滑动件、斜块和反推部件等。在所述减震机构的内部实现多层次的循环减震,提升了减震效果,通过降低震动进一步提高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涉及配置有所述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的悬置衬套,以及设置有所述动力总成悬置衬套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总成悬置,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同时涉及配置有所述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的悬置衬套,以及设置有所述动力总成悬置衬套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动力总成与车架是通过悬置系统进行连接的,为了有效的控制来自路面或车轮的不平衡激励而引起车身振动,悬置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撑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当前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橡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

2、现有的悬置衬套在使用时,内部橡胶体易断裂,从而造成橡胶衬套的损坏,进而影响整车的减震性,使用寿命低,且现有的橡胶衬套本体,通常是直接与金属接触,工作时摩擦易产生噪音和影响使用寿命。

3、cn220668257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用橡胶衬套,包括橡胶衬套本体,橡胶衬套本体包括外壳和金属芯子,外壳和金属芯子之间设置有加强钢,加强钢和外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加强钢内壁和金属芯子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通过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硫化,将金属芯子、外壳和加强钢之间进行粘接固定,再将挡板和固定环套接在金属芯子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设置于动力总成悬置的橡胶衬套(1)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部设置有减震耗能装置(23),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传力部件(22),所述传力部件(22)的一端与所述橡胶衬套(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21)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1)的震动通过所述传力部件(22)传递至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包括第一减震板(231),所述第一减震板(231)的顶面与所述传力部件(22)相接触,所述第一减震板(23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设置于动力总成悬置的橡胶衬套(1)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部设置有减震耗能装置(23),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传力部件(22),所述传力部件(22)的一端与所述橡胶衬套(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21)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相接触,所述橡胶衬套(1)的震动通过所述传力部件(22)传递至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包括第一减震板(231),所述第一减震板(231)的顶面与所述传力部件(22)相接触,所述第一减震板(231)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32),震动通过所述传力部件(22)传递至所述第一减震板(231),再由所述第一减震板(231)传递至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耗能装置(23)还包括第二减震板(233),所述第二减震板(233)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板(233)的下方设置有滑动件(235),所述滑动件(235)能够在水平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阔赵威王雷李传龙罗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