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69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0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属于光刻掩膜版技术领域,以解决在光刻掩膜版的反复使用过程中,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完毕后都需要操作人员对掩膜版进行拿取和存放,操作较为不便问题,包括支撑辅助架,掩膜版主体固定连接在支撑辅助架的内侧;两个防护架左右对称往复滑动设置在支撑辅助架的外侧;两组驱动辅助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辅助架下方的前后两侧;两组间距控制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架与防护架之间;增阻辅助结构设置在两个防护架的内侧端面;简化了本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便捷度,同时还避免了工作人员手部与掩膜版主体的直接接触,减缓了对掩膜版主体表层造成的污染和划痕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刻掩膜版,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


技术介绍

1、在晶圆光刻掩膜版的反复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掩膜版的使用寿命,在掩膜版使用完毕后通常将其放置在防护盒内部,减缓掩膜版表层划痕的产生,保证掩膜版的使用效果,实现对晶圆光刻掩膜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防尘工序。

2、如现有申请号cn201822152257.5,公开了一种光刻掩膜版,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掩膜接触面图形化结构,所述掩膜接触面图形化结构包括多个凹沟道,所述凹沟道内形成有金属掩膜层;通过在基板面的表面根据掩膜的需求制作图形化凹沟道,在凹沟道内填充金属掩膜层,填充厚度与凹沟道深度一致,从而使基板面和金属掩膜层面处于同一平面,再用电化学抛光的方式去除剥离留下来的毛刺,大大提高了掩膜版接触面的表面平整度。

3、基于上述,在光刻掩膜版的反复使用过程中,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完毕后都需要操作人员对掩膜版进行拿取和存放,操作较为不便,同时在拿取和存放掩膜版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手部与掩膜版的直接接触,不仅极易对掩膜版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包括支撑辅助架、掩膜版主体、两个防护架、两组驱动辅助结构、两组间距控制机构和增阻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辅助架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掩膜版主体固定连接在支撑辅助架的内侧;两个所述防护架左右对称往复滑动设置在支撑辅助架的外侧,防护架的内端为空腔结构;两组所述驱动辅助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辅助架下方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辅助结构包括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滑动设置在支撑辅助架下方的前后两侧;两组所述间距控制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架与防护架之间,间距控制机构包括有:两组第一连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杆分别铰接在驱动架顶部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增阻辅助结构设置在两个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包括支撑辅助架、掩膜版主体、两个防护架、两组驱动辅助结构、两组间距控制机构和增阻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辅助架的前后两侧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掩膜版主体固定连接在支撑辅助架的内侧;两个所述防护架左右对称往复滑动设置在支撑辅助架的外侧,防护架的内端为空腔结构;两组所述驱动辅助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辅助架下方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辅助结构包括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滑动设置在支撑辅助架下方的前后两侧;两组所述间距控制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架与防护架之间,间距控制机构包括有:两组第一连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杆分别铰接在驱动架顶部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增阻辅助结构设置在两个防护架的内侧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助力辅助架,所述助力辅助架与驱动架之间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晶圆光刻掩膜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辅助架四个夹角的外侧开设有限位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渊
申请(专利权)人:艾斯尔光电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