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张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345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张力器,包括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墙板上的上座和下座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座和下座上的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且所述上座和下座上设置有穿过上座和下座的皮带,所述上座的中部设置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建张效果好,且表面质量高并适应于对带材厚度≤0.3mm的建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纵剪机组带材建张
,尤其涉及一种对表面质量要求比较 高的薄带材建张用的皮带张力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带材纵剪建张大都采用毛毡来建张,这种建张方式适用于中、厚板材,且对 表面质量有要求的带材。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对带材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和更苛刻的要 求,首先是带材的厚度范围在不断扩大,且厚度< 0. 3mm的薄带材有了一定市场空间;其次 是对带材的精度要求却来越高,相应的带材表面质量要求也提高,采用毛毡这种建张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建张效果好,且表面质量高并适应于对带材厚度< 0. 3mm的皮带张力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张力器,其特征在 于包括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墙板上的上座和下座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座和下座上的上调 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且所述上座和下座上设置有穿过上座和下座的皮带,所述上座的中 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上座和下座的一端。所述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均为调节螺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建张效果好, 其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座和下座上的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的调整,使得带材表面质量得 到了很好的提高,并适用于对带材厚度< 0. 3mm的建张。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调节装置;2-上座;3-皮带;4-液压缸; 5-下座;6-墙板;7-下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技术一种皮带张力器,包括墙板6和设置在所述墙板6上的上座2 和下座5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座2和下座5上的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且所述上 座2和下座5上设置有穿过上座2和下座5的皮带3,所述上座2的中部设置有液压缸4。在本实施例中,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分别设置在上座2和下座5的一端,且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均为调节螺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调节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上的调节螺 母,使皮带3穿入上座2和下座5,并处于绷紧状态。当带材开始穿料时通过液压缸4提升 上座2并使其在墙板6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方便穿料,然后压下上座2,根据带材的抗拉强度 及延伸率调节液压缸4的压力给带材进行建张,保证带材的收卷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张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6)和设置在所述墙板(6)上的上座(2)和下座(5)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座(2)和下座(5)上的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且所述上座(2)和下座(5)上设置有穿过上座(2)和下座(5)的皮带(3),所述上座(2)的中部设置有液压缸(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皮带张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6)和设置在所述墙板(6)上的上座(2)和下座(5)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座(2)和下座(5)上的上调节装置(1)和下调节装置(7),且所述上座(2)和下座(5)上设置有穿过上座(2)和下座(5)的皮带(3),所述上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张军妮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