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淡水鱼转化为咸水鱼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淡水鱼的养殖多数是在池塘内封闭式养殖,由人工投放饲料、人畜粪便、杂草等喂养,各种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微生物、细菌极易滋生,水质极差。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化学药品的污水也往低处池塘排放,更有不法养殖户,不顾忌人们的健康,添加各种催生素,以追求产量产值为目的,由于是死水一潭,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生活在这种环境的鱼类,一是大面积死亡,二是体内超标含有多种细菌毒素,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等,体内还可能积聚有各种重金属元素、农药等致癌物质。媒体也多次报导,水产品中发现霍乱弧菌、孔雀石绿等有毒物质,令人们望鱼兴叹,不敢食用,但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美食,不可能因噎而废,人们食用这种鱼,一是口感差,有浓重的腐泥味和鱼腥味,二是营养差,对身体有害,严重的还会致癌和危及生命安全。如能提供一种具有海鱼口感、肉质鲜美、没腐泥味、没鱼腥味又无菌、无有害物质的放心鱼,将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海鱼口感、肉质鲜美、没泥味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鱼转化为咸水鱼养殖方法,其专用设备特征是鱼池(13)是一个塑料膜容器,周边由硬塑料杆支撑成圆柱状,容积为4立方米,底部有水管与截污箱(3)相通,截污箱有过滤海绵、毛刷等,其底部有水管与抽水泵(4)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与蛋白分解塔(6)的入水管(7)连接,入水管分两路进入蛋白分解塔,一路由底部经空气混合器(5)进入,另一路由上部直接进入,蛋白分解塔顶部有废物排泄管(9)、废气排泄管(10),中部有观察孔(8),底部还有一条水管直通粗过滤箱(11)顶部,粗过滤箱内充填有珊瑚石、生物环,粗过滤箱的底部有水管直通细过滤箱(12)的底部,细过滤箱充填有珊瑚砂、火山石、活性炭,细过滤箱的上部有两条出水管,一条直达鱼池,另一条经紫外线杀菌器(2)到鱼池,紫外线杀菌器呈柱状,中心有透光水管(1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