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母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9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花水母人工繁育技术,包括捕获种源、选配种源、饲喂、培育水螅体、桃花水母幼体和桃花水母成体,其特征在于:选择伞径0.5-4cm、活动力强、触手完整、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在pH6.4-8.6、水溶解氧3.0-21.7mg/L,光照800-1200LX条件下混养并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或淡水藻类浮游生物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加速了桃花水母的生长繁育速度,可较快增加桃花水母种群数量,较好满足人们研究桃花水母和观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肠动物繁育技术,尤其是一种桃花水母的人工繁育技术。
技术介绍
桃花水母属刺细胞动物门,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我国不少地方均有报道,为一类古老的原始无脊椎动物,由于目前数量稀少,研究始终停留在分类上,关于人工繁殖未见有报道。桃花水母自1880年于英国被定名以来,其生活史一直不清楚,也未见有人工培养成功的报道。开展人工繁殖与培育,不仅使这一宝贵而珍稀的物种得到更好的衍续,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花水母人工繁育技术,既能满足人们研究水母和观赏的需要,也能补充自然界稀少的种群数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即按下列方法进行(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移至PH6.4-8.6,水体溶解氧3.0-21.7mg/L水中,在光照800-1200LX条件下混养;(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或投喂淡水藻类浮游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桃花水母人工繁育技术,按下列方法进行:(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 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移至PH6.4-8.6,水体溶解氧3.0-21.7mg/L水中,在光照800-1200LX条件下混养;(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或投喂淡水藻类浮游生物饲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 育成熟;(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能够分别排出卵和精子,且卵和精子在水中受精发育成浮浪幼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花水母人工繁育技术,按下列方法进行(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移至PH6.4-8.6,水体溶解氧3.0-21.7mg/L水中,在光照800-1200LX条件下混养;(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或投喂淡水藻类浮游生物饲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能够分别排出卵和精子,且卵和精子在水中受精发育成浮浪幼虫时,调节水温至18-35度,继续培育至形成水螅体,并固定在水底上时,调节水温至4-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陈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