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茶叶的发展从西汉后期已经作为饮料进入国人的生活,种植茶叶的历史更是有6000年之久,可以说喝茶已经成为多数国人的生活习惯。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揉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揉捻可以使制好后的茶叶香味更浓,容易冲泡出好喝的茶汤,因为茶叶在揉捻的过程中会导致茶叶的细胞破碎,能让茶汁溢出,进而使冲泡时茶汤的色香味更加浓郁。
2、揉捻机是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称之为“揉捻机”。它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莲花座设有数片莲花片由传动组带动莲花片作开、合之动作,对茶叶进行揉捻及压缩,并由另一驱动马达带动莲花座旋转,并配合卷布杆,将布质袋自动绕卷成结,令布质袋之容置空间逐渐缩小,达到对茶叶双重揉捻及缩小体积之功能。
3、公开号为cn20878368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揉捻盘包括一个金属圆盘,金属圆盘上覆盖有一层软胶层,软胶层上设有一圈同一方向排列的凸肋,揉捻盘的上方悬挂着一个揉捻筒,揉捻筒内部中空,底部则包裹有一层布袋层,布袋层与揉捻盘对应一侧具有与凸肋方向相反的褶皱,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揉捻。具有使用效果好、揉捻效率高、成品产出率高等特点。
4、上述专利具有以下缺点:
5、1、揉捻过程中茶叶会溢出少量的茶汁,茶汁容易使茶叶粘附在揉盘上,导致茶叶不便收集,浪费资源;
6、2、茶叶在揉捻完成后,部分茶叶分散在揉盘上,即使揉盘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揉盘产生振动,使得茶叶脱落揉盘,并抖落至出料通道内的茶叶揉捻机及其使用方法。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腿以及设置于支腿上的揉盘,其特征在于,揉捻机还包括有用于使揉盘产生振动的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包括:
3、连接板,相连的两个支腿之间设有连接板;
4、滑杆,具有多根,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揉盘外侧,滑杆与连接板滑动式连接;
5、弹性件,设置于揉盘和连接板之间,弹性件向揉盘提供复位的弹性力;
6、挤压板,设置于揉盘外侧;
7、机架,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接板上;
8、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
9、凸轮,设置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凸轮转动后突出位置挤压挤压板。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揉盘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一棱骨,揉盘中心位置设有出茶口,出茶口上设有出茶板,出茶板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二棱骨。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
13、支架,共有两个,设置于其中两个支腿上;
14、滚珠丝杆,转动式设置于左侧支架上;
15、导向杆,设置于右侧的支架上;
16、移动块,滑动式设置于导向杆上,并与滚珠丝杆螺纹式连接;
17、气缸,设置于移动块上,气缸活塞杆与出茶板底部相连;
18、把手,设置于滚珠丝杆前端。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
20、支撑板,设置于移动块后侧;
21、收集框,设置于支撑板上,出茶板向前移动后带动收集框向前移动至对准出茶口。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揉捻机还包括揉捻机构,揉捻机构由曲柄摇杆组件与动力组件和下压组件组成。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曲柄摇杆组件包括:
24、轴承,设置于支腿上;
25、转轴,转动式设置于轴承上;
26、曲柄件,设置于转轴上;
27、连杆,铰接设置于曲柄件远离转轴的一端;
28、支撑套,设置于多个连杆之间;
29、揉桶,设置于支撑套上,且揉桶位于揉盘上方,并与揉盘相接触;
30、出料口,具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开设于揉桶底部。
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动力组件包括:
32、支座,其上设有第二电机;
33、支撑壳,设置于其中一个支腿上,且转轴穿过并伸入支撑壳内;
34、转动杆,转动式设置于支撑壳上;
35、皮带轮,共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动杆和第二电机输出轴上;
36、平皮带,绕接于两个皮带轮之间;
37、锥齿轮,设置于贯穿支撑壳的转轴上和转动杆上,两个锥齿轮相啮合。
3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下压组件包括:
39、轴套,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杆上;
40、螺杆,转动式设置于轴套上;
41、滑块,螺纹式设置于螺杆上;
42、支撑杆,设置于滑块上;
43、压盖,设置于支撑杆底端,压盖位于揉桶内,并与揉桶滑动式连接;
44、摇把,设置于螺杆上端。
4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46、s1:茶叶揉捻,通过曲柄摇杆组件驱动揉桶在盘面上相对揉盘作偏心水平回转运动,使揉桶内的茶叶随揉桶运动而不断翻转,并通过下压组件对茶叶加压和揉盘上的第一棱骨和第二棱骨的揉搓作用,使茶叶卷成条索状并挤出茶汁;
47、s2:下料,气缸驱动出茶板下移,滚珠丝杆使气缸带动出茶板向前移动,这时出茶板便脱离出茶口,揉盘上揉捻好的茶叶便从出茶口出料;
48、s3:收集,驱动出茶板向前移动时,带动收集框向前移动至对准出茶口,从出茶口出料的茶叶便落入收集框内;
49、s4:抖料,第一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至凸起处与挤压板接触,挤压板便带动揉盘向外侧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随后凸轮转动至凸起处与挤压板脱离接触,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揉盘移动复位,如此反复实施上述操作,揉盘形成抖动,使得茶叶不会粘附在揉盘上,并且能够将茶叶抖动至从出茶口落入收集框内。
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1、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至凸起处与挤压板接触,挤压板便带动揉盘向外侧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随后凸轮转动至凸起处与挤压板脱离接触,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揉盘移动复位,如此反复实施上述操作,揉盘形成抖动,使得茶叶不会粘附在揉盘上,并且能够将茶叶抖动至从出茶口落入收集框内;
52、2、第一棱骨和第二棱骨能够促进揉捻运动规律的行程,保证揉捻到达良好的揉捻效果,第一棱骨和第二棱骨的揉搓作用,能够减少跑茶,增强摩擦阻力,促进揉捻茶叶向上翻转并卷成条索状,以达到良好的揉捻效果;
53、3、通过气缸驱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支腿(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腿(1)上的揉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还包括有用于使揉盘(2)产生振动的抖动机构(3),所述抖动机构(3)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盘(2)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一棱骨(4),所述揉盘(2)中心位置设有出茶口(5),所述出茶口(5)上设有出茶板(51),所述出茶板(51)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二棱骨(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料机构(6),所述出料机构(6)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收集组件(7),所述收集组件(7)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还包括揉捻机构,所述揉捻机构由曲柄摇杆组件(8)与动力组件(9)和下压组件(10)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9)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10)包括: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茶叶揉捻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支腿(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腿(1)上的揉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还包括有用于使揉盘(2)产生振动的抖动机构(3),所述抖动机构(3)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盘(2)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一棱骨(4),所述揉盘(2)中心位置设有出茶口(5),所述出茶口(5)上设有出茶板(51),所述出茶板(51)上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第二棱骨(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料机构(6),所述出料机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伟,徐彩虹,高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高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