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05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开设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阀体(1)、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导通的第一节流连接腔(13)和第二节流连接腔(14)、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12)导通的第一回气连接腔(15)和第二回气连接腔(16)、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内的阀芯(2)、感温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设置有多个开度可变的节流通道,所述各节流通道具有不同的节流变化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力膨胀阀结构,根据特定的制冷系统要求,在不同的回气温度/压力范围,通过各个节流变化曲线的不同组合,得到理想的综合曲线来优化制冷系统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控制
,尤其适合于蒸气压縮式热泵系统(如空调系统)等。具体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节流装置的膨胀阀广泛使用于制冷系统的回路中,通过感知特定位置制冷剂 的温度/压力,来控制制冷剂流量的大小。如专利号为200520013860.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如图9所示的双向热力膨胀阀结构。该结构包括开设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的阀体l',在第一腔室ll'中设置有作为阀芯2'的钢球,在阀体l'的一端固定有作为 感温部件的气箱头200,气箱头200由气箱座201、传动片202、膜片203、气箱盖204焊接组 成,在膜片203和气箱盖204之间的密封腔内充注有制冷剂205,当第二腔室12'中的制冷 剂温度/压力变化时,密封腔内的制冷剂的压力就会产生变化,这个变化促使膜片203推动 传动片202产生位移的变化,再将这种变化通过传动杆7'移动传递到阀芯2',控制阀开 度的大小,达到调整节流通道的制冷剂流量作用。 这样的节流设计,由于是靠钢球与阀口之间的流路开启面积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 的流量,第二腔室12'在特定的压力下,随着温度变化节流量也只能同步改变,即如图9a 所示,变化曲线单一。实际上,制冷系统中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不同用途的制冷系统对节 流装置的工作曲线要求不同,在不同的回气温度范围,对曲线的变化趋势要求也不同。如具 有双向导通的热力膨胀阀,在制冷阶段和制热阶段的节流变化不同,现有技术无法达到这 样的目的。 所以如何在膨胀装置中,不同的回气温度范围能够实现最优化的不同的节流控制 曲线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努力攻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采用一种新的膨胀阀结构,可以根 据特定的制冷系统要求,通过阀芯移动切换,实现在不同的回气温度/压力范围得到最合 适的节流控制曲线。 为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力膨胀阀结构,该膨胀阀包括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的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导通的第一节流连接腔和第二节流连接腔、分别与所述第二 腔室导通的第一回气连接腔和第二回气连接腔、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阀芯、感温部件,其 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设置有多个开度可变的节流通道,所述各节流通道具有不同的 节流变化曲线。 优选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热力膨胀阀还包括开度固定的节流通道。进一步,所 述热力膨胀阀由两个开度可变的节流通道和一个开度固定的节流通道构成,所述开度可变 的节流通道位于开度固定的节流通道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体现,所述感温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当所述热力膨胀阀的第二腔室内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所述各开度可变的节流通道的节流变化曲线的 变化趋势都相同;或至少有两个节流通道的节流变化曲线为互为相反的变化趋势。 优选地,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所述节流通道的节流口 ,所述阀芯上的节流口为环形 槽或孔形结构,所述阀芯上的节流口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阀芯上的节流口包括有与轴线呈一定斜度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阀芯为非金属塑料或陶瓷材料制成。 本专利技术的热力膨胀阀结构,根据特定的制冷系统要求,通过阀芯与第一腔室构成 多个节流通道,每个节流通道具有不同的节流变化曲线,在不同的回气温度/压力范围,得 到理想的综合曲线来优化制冷系统的运行。附图说明 图1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热力膨胀阀的典型结构例之一 ; 图la/lb/lc/ld/le :图1中热力膨胀阀在不同工作状况时的阀芯与阀腔相互位置 的示意图; 图2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热力膨胀阀的典型结构例之二 ; 图2a/2b/2c/2d/2e :图2中热力膨胀阀在不同工作状况时的阀芯与阀腔相互位置 的示意图; 图3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热力膨胀阀的典型结构例之三; 图3a/3b/3c :图3中热力膨胀阀在不同工作状况时的阀芯与阀腔相互位置的示意 图; 图4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热力膨胀阀的典型结构例之四; 图5 :改进后的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曲线图的优选例之一 ; 图5a :图5中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综合曲线图; 图6 :改进后的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曲线图的优选例之二 ; 图6a :图6中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综合曲线图; 图7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热力膨胀阀的典型结构例之五; 图7a :图7中热力膨胀阀的阀芯与阀腔相互位置的示意图; 图8 :改进后的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曲线图的优选例之三; 图8a :图7中膨胀阀各节流通道的节流综合曲线图; 图9 :现有技术的热力膨胀阀典型结构图; 图9a :图8中现有技术的膨胀阀节流曲线图; 图10 :双向热力膨胀阀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的典型制冷流路图。 图中符号说明(为便于说明,改进前后相同的部件/部位,使用同一符号) 1/la/lb/l' _阀体; 11/11'-第一腔室、12/12'-第二腔室; 13-第一节流连接腔、14-第二节流连接腔; 132/133/134/142/143/144/-连接孔; 133L/134L/143L/144L-相关线; 131^/131^/141^/1礼2-相关线; 15-第一回气连接腔、16-第二回气连接腔; 17-小孔、18_内周壁; 2/2a/2b/2c/2d/2'-阀芯; 21-外周部、22/23/23a/24/24a/24b-环形槽; 231/231a/231b/241/241a/241b-斜面; 232/232a/242/242a/242b_槽底面; 25/25a/26/26a/27/27a_阀芯孔; 261/271-扩口斜面; 262/272-台阶底面; 261a/271a-扩口部; 262a/272a_沉孔; 3-感温部件; 4/4'-传动杆; 5-回复弹簧; 6-密封圈; 7-节流导管、8_回气导管; 100-热力膨胀阀;101-压縮机、102-换向阀; 103-第一热交换器、104-第二热交换器; 200-气箱头、201_气箱座、202_传动片; 203-膜片、204-气箱盖、205_制冷剂; 110/110a/l 10b-第一节流通道; 120/120a/120b-第二节流通道; 130/130b-第三节流通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热力膨胀阀适合应用于制冷系统,由于制冷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所以 下面以一种热泵型的空调系统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10为双向热力膨胀阀应用于一种热泵空调的制冷系统的典型制冷流路图。在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流路中主要包括压縮机101、换向阀102、热力膨胀阀100、第一热交换 器103 (如室外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104 (如室内热交换器)。 当空调制冷运行时,通过换向阀切换,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縮机101排出的高 压气体一换向阀102 —第一热交换器103(室外热交换器)一热力膨胀阀100的第一腔 室11'—第二热交换器104(室内热交换器)一换向阀102—热力膨胀阀100的回气通道 12'—压縮机101吸入;当空调制热运行时,通过换向阀102切换,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 縮机101排出的高压气体一换向阀102 —第二热交换器104(室内热交换器)一热力膨胀 阀100的第一腔室11'—第一热交换器103(室外热交换器)一换向阀102—热力膨胀阀 100的回气通道12'—压縮机101吸入。通过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开设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阀体(1)、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导通的第一节流连接腔(13)和第二节流连接腔(14)、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12)导通的第一回气连接腔(15)和第二回气连接腔(16)、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内的阀芯(2)、感温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设置有多个开度可变的节流通道,所述各节流通道具有不同的节流变化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灵秋王庆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