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704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与设有的第一仿形机构连接,且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驱动件,并通过驱动件促使设有的第二仿形机构向所述第一仿形机构处移动,以令第一仿形机构与外壳上的加强筋接触,并将加强筋抵紧在外壳上;利用驱动件的伸缩即可促使第二仿形机构与第一仿形机构接触或者分离,进而使得该设备在实现对外壳以及加强筋定位的同时又便于外壳的取放。有基于此,该设备使加强筋能够可靠的贴合在壳体的背面,并提高装夹时的牢固性,且还能减小粘接时位置的偏差,提高粘接的效果和位置的精度,以便于壳体能够精准装配到设备上。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方便,定型效果好,进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型设备,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工程机械外壳5要在复杂环境下工作,需要有足够强度保护设备受到冲击时不损坏,较为简单的方式是提高外壳5的厚度,此方式会导致物料成本增加很多且产品较重,不便于生产运输,因此在外壳的背面粘接加强筋6是一种更好的方案;然而加强筋粘接需要用到工业胶水,胶水粘接操作时间较短,且需要足够的夹紧力保证胶水固化时间内不产生位移,因此需要一种粘接装置以避免加强筋出现位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与设有的第一仿形机构连接,且所述机架的上端还设有驱动件,并通过所述驱动件促使设有的第二仿形机构向所述第一仿形机构处移动,以令所述第二仿形机构与外壳上的加强筋接触,并将加强筋抵紧在外壳上。

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仿形机构包括底板,并在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并在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共同作用下承托外壳。

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托部与所述第二承托部上均设有导向柱,并通过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二仿形机构上设有的导向孔相适配连接,以引导所述第二仿形机构与所述第一仿形机构的顺利对接。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承托部的侧面上还设有定位件,并通过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二承托部后抵触在外壳的侧面上。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承托部上的调节座,且所述调节座内滑动安装有顶杆以及横置在所述顶杆上的横杆;其中,所述横杆与所述调节座内部设有的长槽相抵触时,所述顶杆面向所述外壳的一端收回至调节座内,且所述横杆与所述调节座内部设有的短槽相抵触时,所述顶杆伸出所述调节座抵紧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槽的中轴线与所述短槽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内还设有弹簧,并通过所述弹簧促使所述顶杆向所述调节座的内部滑动。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穿过所述调节座后的一端与设有的手柄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仿形机构包括仿形架,且所述仿形架的两端通过设有的延长架贴合在加强筋的外壁面上。

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延长架上还设有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延长架后延伸至所述加强筋内。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驱动件的伸缩即可促使第二仿形机构与第一仿形机构接触或者分离,进而使得该设备在实现对外壳以及加强筋定位的同时又便于外壳的取放。有基于此,该设备使加强筋能够可靠的贴合在壳体的背面,并提高装夹时的牢固性,且还能减小粘接时位置的偏差,提高粘接的效果和位置的精度,以便于壳体能够精准装配到设备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部与设有的第一仿形机构(3)连接,且所述机架(1)的上端还设有驱动件(2),并通过所述驱动件(2)促使设有的第二仿形机构(4)向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处移动,以令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与外壳(5)上的加强筋(6)接触,并将加强筋(6)抵紧在外壳(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包括底板(30),并在所述底板(30)上设有第一承托部(31)和第二承托部(33),并在所述第一承托部(31)和所述第二承托部(33)共同作用下承托外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31)与所述第二承托部(33)上均设有导向柱(32),并通过所述导向柱(32)与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上设有的导向孔(41)相适配连接,以引导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与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的顺利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部(33)的侧面上还设有定位件(34),并通过所述定位件(34)穿过所述第二承托部(33)后抵触在外壳(5)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4)包括安装在第二承托部(33)上的调节座(35),且所述调节座(35)内滑动安装有顶杆(36)以及横置在所述顶杆(36)上的横杆(39);其中,所述横杆(39)与所述调节座(35)内部设有的长槽(310)相抵触时,所述顶杆(36)面向所述外壳(5)的一端收回至调节座(35)内,且所述横杆(39)与所述调节座(35)内部设有的短槽(311)相抵触时,所述顶杆(36)伸出所述调节座(35)抵紧在所述外壳(5)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310)的中轴线与所述短槽(311)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4)内还设有弹簧(38),并通过所述弹簧(38)促使所述顶杆(36)向所述调节座(35)的内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6)穿过所述调节座(35)后的一端与设有的手柄(3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包括仿形架(40),且所述仿形架(40)的两端通过设有的延长架(42)贴合在加强筋(6)的外壁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架(42)上还设有定位杆(43),且所述定位杆(43)穿过所述延长架(42)后延伸至所述加强筋(6)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部与设有的第一仿形机构(3)连接,且所述机架(1)的上端还设有驱动件(2),并通过所述驱动件(2)促使设有的第二仿形机构(4)向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处移动,以令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与外壳(5)上的加强筋(6)接触,并将加强筋(6)抵紧在外壳(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包括底板(30),并在所述底板(30)上设有第一承托部(31)和第二承托部(33),并在所述第一承托部(31)和所述第二承托部(33)共同作用下承托外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31)与所述第二承托部(33)上均设有导向柱(32),并通过所述导向柱(32)与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上设有的导向孔(41)相适配连接,以引导所述第二仿形机构(4)与所述第一仿形机构(3)的顺利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部(33)的侧面上还设有定位件(34),并通过所述定位件(34)穿过所述第二承托部(33)后抵触在外壳(5)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外壳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4)包括安装在第二承托部(33)上的调节座(35),且所述调节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朱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盛旭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