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03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4
本技术公开了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涉及减速机领域,包括减速机箱体和固定安装于减速机箱体外部的连接座,所述减速机箱体和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入旋转轴,所述输入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位于连接座和减速机箱体内部的轴承一和轴承二。本技术通过设置输油管路,经由输油管路对润滑油进行分流输送,通过输油管路使润滑油进入轴承一和轴承二内部及内侧进入油槽,由油槽渗流进入轴承一和轴承二,通过甩油盘配合输油管路对进入的润滑油进行分散使其附着于轴承一和轴承二的内侧,保证润滑的充分,对轴承一和轴承二润滑充分,有利于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确保减速机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领域,具体涉及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1、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传动装置目前在各个行业的机械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直交轴减速机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传动形式在各行业应用普遍,减速机输入轴在高速转动时需要底其轴承进行润滑,以保证正常的使用。

2、现有减速机的高速旋转轴由于转速较高,传统采用的渗油和喷油润滑方式不能较好的润滑轴承,高速轴转速很高,使得高速端温度和压力均较高,使得高速端外侧轴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轴承易磨损、轴承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减速机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和固定安装于减速机箱体外部的连接座,所述减速机箱体和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入旋转轴,所述输入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位于连接座和减速机箱体内部的轴承一和轴承二,所述减速机箱体和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输油管路。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油管路包括有主管路、进油通道、第一进油槽径向通道一、分流槽一、第二进油槽、分流槽二、径向通道二、放油口,所述主管路、进油通道、第一进油槽径向通道一、分流槽一均设置于减速机箱体的内部,所述主管路位于轴承二的外侧设置,所述进油通道连通于主管路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油槽位于轴承二的外侧且与主管路相连通,所述径向通道一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进油槽和轴承二之间,所述第二进油槽、分流槽二、径向通道二、放油口均设置于连接座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进油槽与主管路相连通,所述分流槽二位于第二进油槽与轴承一之间,所述径向通道二设置于轴承一和第二进油槽之间且与第二进油槽相连通。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轴承一和轴承二内侧的两个甩油盘。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甩油盘呈圆盘设置。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油口设置于连接座的底部,所述放油口与第二进油槽相连通。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管路的后侧连通有回流通道。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甩油盘的内外两侧均斜向设置有肋板。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一和轴承二的外侧均设置有油槽。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1、1、本技术提供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进油槽、径向通道一、分流槽一、第二进油槽等,通过设置于减速机箱体和连接座内部的输油管路,经由输油管路对润滑油进行分流输送,通过输油管路使润滑油进入轴承一和轴承二内部及内侧进入油槽,由油槽渗流进入轴承一和轴承二,对轴承一和轴承二润滑充分,有利于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确保减速机使用性能。

12、2、本技术提供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通过设置于轴承一和轴承二内侧的甩油盘配合输油管路对进入的润滑油进行分散使其附着于轴承一和轴承二的内侧,保证润滑的充分,改善了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润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1)和固定安装于减速机箱体(1)外部的连接座(2),所述减速机箱体(1)和连接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入旋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旋转轴(3)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位于连接座(2)和减速机箱体(1)内部的轴承一(4)和轴承二(5),所述减速机箱体(1)和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输油管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路(6)包括有主管路(61)、进油通道(62)、第一进油槽(63)径向通道一(64)、分流槽一(65)、第二进油槽(66)、分流槽二(67)、径向通道二(68)、放油口(69),所述主管路(61)、进油通道(62)、第一进油槽(63)径向通道一(64)、分流槽一(65)均设置于减速机箱体(1)的内部,所述主管路(61)位于轴承二(5)的外侧设置,所述进油通道(62)连通于主管路(61)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油槽(63)位于轴承二(5)的外侧且与主管路(61)相连通,所述径向通道一(6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进油槽(63)和轴承二(5)之间,所述第二进油槽(66)、分流槽二(67)、径向通道二(68)、放油口(69)均设置于连接座(2)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进油槽(66)与主管路(61)相连通,所述分流槽二(67)位于第二进油槽(66)与轴承一(4)之间,所述径向通道二(68)设置于轴承一(4)和第二进油槽(66)之间且与第二进油槽(6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旋转轴(3)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轴承一(4)和轴承二(5)内侧的两个甩油盘(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7)呈圆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口(69)设置于连接座(2)的底部,所述放油口(69)与第二进油槽(66)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61)的后侧连通有回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7)的内外两侧均斜向设置有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4)和轴承二(5)的外侧均设置有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1)和固定安装于减速机箱体(1)外部的连接座(2),所述减速机箱体(1)和连接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入旋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旋转轴(3)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位于分别位于连接座(2)和减速机箱体(1)内部的轴承一(4)和轴承二(5),所述减速机箱体(1)和连接座(2)的内部设置有输油管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输入轴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路(6)包括有主管路(61)、进油通道(62)、第一进油槽(63)径向通道一(64)、分流槽一(65)、第二进油槽(66)、分流槽二(67)、径向通道二(68)、放油口(69),所述主管路(61)、进油通道(62)、第一进油槽(63)径向通道一(64)、分流槽一(65)均设置于减速机箱体(1)的内部,所述主管路(61)位于轴承二(5)的外侧设置,所述进油通道(62)连通于主管路(61)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油槽(63)位于轴承二(5)的外侧且与主管路(61)相连通,所述径向通道一(6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进油槽(63)和轴承二(5)之间,所述第二进油槽(66)、分流槽二(67)、径向通道二(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凤炜强康书辉
申请(专利权)人:铭椿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