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本忠专利>正文

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00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特别是内热自燃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设备。它是由流化炉内部设置中心管和旋流管分布器,流化炉内部设置内管和反应室与外管,流化炉下端设置螺旋式进料器,旋风收集器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和二型冷凝器,旋风收集器下端设置一型冷凝器和星型出料器,星型出料器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二型冷凝器底端与脉冲袋过滤器下端相连通,引风机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另一端连通文丘里氏管和废余气燃烧炉与余热锅炉,废余气燃烧炉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效果是结构简单,连续化生产,自动化程序高,耗燃材料量低,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卫生,广泛用于活性炭颗粒粉状的原生或再生产设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特别是内热自燃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设备。直采用土耙炉或者焖烧炉生产颗粒和粉状活性炭,其缺陷是高,操作环境差,产品质量不均匀,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它是在流化炉内部设置中心管和旋流管与分布器,活化气体经中心管过热后,在中心管下端设置三只等分旋流管切线喷出引发旋流,使气料混合物围绕中心管螺旋上升,克服轴向返混的现象,又促使灰渣沉积在进风口下部处;气料混合物由于缠绕在中心管周围螺旋上升,使物料流程加大增长,混合气体获得到充分过热,活化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细炭颗粒在流化结束后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流化炉和冷凝器与星型出料器及废余气燃烧炉构成,流化炉内部设置中心管和旋流管分布器,流化炉内部设置内管和反应室与外管,流化炉上端分别连接中心管和鼓风机与空气换热器,流化炉下端分别设置螺旋式进料器和预热口与清灰渣口 ,旋风收集器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和二型冷凝器,旋风收集器下端设置一型冷凝器和星型出料器,星型出料器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二型冷凝器底端与脉冲袋过滤器下端相连通,引风机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引风机另一端连通文丘里氏管和废余气燃烧炉与余热锅炉,废余气燃烧炉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 ,余热锅炉上端设置安全阀和排气管与压力显示表。 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的效果是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连续化生产,自动化程序高,耗燃材料量低,提高操作环境,产品质量均匀,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卫生,广泛用于内热自燃活性炭颗粒粉状的原生或再生产设备。附图说明 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它是由流化炉3和冷凝器与星型出料器13及废余气燃烧炉17构成,流化炉3内部设置中心管4和旋流管分布器19,3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一手工劳动强度大,耗燃材料量重,不利于推广应用。流化炉3内部设置内管22和反应室20与外管21,流化炉3上端分别连接中心管4和鼓风 机1与空气换热器5,流化炉3下端分别设置螺旋式进料器2和预热口 6与清灰渣口 7,旋 风收集器8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5和二型冷凝器ll,旋风收集器8下端设置一型冷凝 器9和星型出料器IO,星型出料器13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12,二型冷凝器11底端与脉 冲袋过滤器12下端相连通,引风机14 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12,引风机14另一端连通文 丘里氏管15和废余气燃烧炉17与余热锅炉16,废余气燃烧炉17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 18, 余热锅炉16上端设置安全阀和排气管与压力显示表。 本技术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的实施例,它是首先预热立式套管螺旋流 化炉3和废余气燃烧炉17达到预定温度,流化炉3内温度为750-850摄氏度,废余气燃烧 炉17内温度为550-650摄氏度,开动引风机14和鼓风机1,启动螺旋式进料器2开始加料; 混合气体经中心管4过热后,经气体分布器旋流管19喷出,气体在反应室20内绕中心管4 螺旋流动;炭粒子在旋转气体作用下绕中心管4螺旋上升,在流化炉3的高温度950-1100 摄氏度下部分炭料与混合气体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以平衡炭与水蒸汽活化反应所吸收 的大量热量,从而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使流化炉3的温度趋向于稳定,活化连续平衡进 行;炭与活化气体经2-5分钟在流化炉3内高强度活化后,由流化炉3上部出口进入空气 换热器5内,经过预冷却后进入旋风收集器8内,粗炭颗粒在此收集后通过一型冷凝器9冷 却,粗炭颗粒由星型出料器10卸出;细炭颗粒和半水煤气再经过二型冷凝器11降温度到 65-85度后进入脉冲袋过滤器12内,细粉状炭在此收集后由星型出料器13卸出;分离出的 半水煤气经引风机14引出后,再经过文丘里氏管15吸进一定量的空气吹入废余气燃烧炉 17的预热管中,由预热管过热后在废余气燃烧炉17内喷出而燃烧;燃烧气体经余热锅炉16 吹入喷淋吸收塔内净化排放。权利要求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它是由流化炉(3)和两只冷凝器与两只星型出料器及废余气燃烧炉(17)构成,其特征是流化炉(3)内部设置中心管(4)和旋流管分布器(19),流化炉(3)内部设置内管(22)和反应室(20)与外管(21),流化炉(3)上端分别连接中心管(4)和鼓风机(1)与空气换热器(5),流化炉(3)下端分别设置螺旋式进料器(2)和预热口(6)与清灰渣口(7),旋风收集器(8)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5)和二型冷凝器(11),旋风收集器(8)下端设置一型冷凝器(9)和星型出料器(10),星型出料器(13)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12),二型冷凝器(11)底端与脉冲袋过滤器(12)下端相连通,引风机(14)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12),引风机(14)另一端连通文丘里氏管(15)和废余气燃烧炉(17)与余热锅炉(16),废余气燃烧炉(17)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18),余热锅炉(16)上端设置安全阀和排气管与压力显示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特别是内热自燃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设备。它是由流化炉内部设置中心管和旋流管分布器,流化炉内部设置内管和反应室与外管,流化炉下端设置螺旋式进料器,旋风收集器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和二型冷凝器,旋风收集器下端设置一型冷凝器和星型出料器,星型出料器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二型冷凝器底端与脉冲袋过滤器下端相连通,引风机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另一端连通文丘里氏管和废余气燃烧炉与余热锅炉,废余气燃烧炉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效果是结构简单,连续化生产,自动化程序高,耗燃材料量低,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卫生,广泛用于活性炭颗粒粉状的原生或再生产设备。文档编号C01B31/10GK201525753SQ20092024004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会如, 张会静, 张本忠, 张立兴, 张立胜 申请人:张本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它是由流化炉(3)和两只冷凝器与两只星型出料器及废余气燃烧炉(17)构成,其特征是流化炉(3)内部设置中心管(4)和旋流管分布器(19),流化炉(3)内部设置内管(22)和反应室(20)与外管(21),流化炉(3)上端分别连接中心管(4)和鼓风机(1)与空气换热器(5),流化炉(3)下端分别设置螺旋式进料器(2)和预热口(6)与清灰渣口(7),旋风收集器(8)上端分别连通空气换热器(5)和二型冷凝器(11),旋风收集器(8)下端设置一型冷凝器(9)和星型出料器(10),星型出料器(13)上端设置脉冲袋过滤器(12),二型冷凝器(11)底端与脉冲袋过滤器(12)下端相连通,引风机(14)一端连通脉冲袋过滤器(12),引风机(14)另一端连通文丘里氏管(15)和废余气燃烧炉(17)与余热锅炉(16),废余气燃烧炉(17)下端设置预热烧火口(18),余热锅炉(16)上端设置安全阀和排气管与压力显示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如张会静张立兴张立胜张本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本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