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其散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08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由多个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该散热单元包括一片体及一第一弯折部,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第一弯折部连接该片体,其中该多个散热单元组接成径向放射状排列,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第一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其散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多个散热单元放射状排列设置,以提高散热面积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照明产品,如路灯、壁灯、台灯、灯泡、灯管等,其中像灯泡或灯管类,不论用于办公或居家照明,通常希望可以做成符合一般规格的插座如E26、 E27、 MR16、 GU4等,以期可以直接替换传统灯泡。 然而,在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中,散热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尤其是功率愈大的灯泡,散热的设计就愈是重要,现行发光二极管灯泡的散热方式,大部分的作法是使用铝挤或压铸的散热器来作为散热鳍片,请参阅图1,其显示现有灯具,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11、一基板12及一散热器13,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1建置在基板12上,而基板12固定在散热器13上以通过散热器13散热,此种方式虽然为目前大部分灯具的作法,但此散热器要使用在高瓦数的灯具上,可能会有散热不良的情况,因为使用铝挤或压铸成型的散热器受到制作工艺上的限制,其散热片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有限的体积下,散热片的片数受到限制,造成散热面积无法提高,而且此种作法使用的金属材料较多,会增加额外的材料成本,也使得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散热结构,特别是一种由多个散热单元 放射状排列设置,以提高散热面积的散热结构。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由多个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该散 热单元包括一片体及一第一弯折部,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第一弯折部连接该片体,其 中该多个散热单元以该突出部的延伸方向为径向呈放射状排列,该多个散热单元所包括的 该第一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平面。 该第一弯折部较佳由该片体弯折成型,并垂直该片体,其耦合的平面用以提供一光源贴合在其上,该多个散热单元间以激光点焊、点胶、粘合或扣接方式结合。 该散热结构更包括一第二弯折部连接该片体,该第二弯折部较佳由该片体弯折成型,并垂直该片体及该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弯折部或该第二弯折部另包括一扣合件,用以连接相邻的该散热单元,该多个第二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环面,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分别设置于该突出部的两侧。 该片体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该第一侧与该散热结构的轴心方向 垂直,该第二侧与该散热结构轴心方向平行,该第三侧为一曲弧边、一斜边或一由多个斜率 不同的斜边所构成的转折边。该第一弯折部设置于该第一侧,该第二弯折部设置于该第二 侧,该三侧则用以构成该散热结构的表面。 该突出部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三端,该第二端与该散热结构的轴心方向平行,该第一端及该第三端与该散热结构轴心方向垂直。 此外,该散热结构中央具有一气流通道,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围绕而成的环面之中,该散热结构更包括一通孔,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所包括的该突出部围绕而成的不连续环面之中,该通孔与该气流通道较佳为一圆柱状空间,彼此相连通,且该通孔的截面积小于该气流通道的截面积。 该散热结构较佳为一圆锥体、一角锥体、一多边形锥体或一非对称性锥体,该多个散热单元的材质为铜、铝、铁、镁合金、金属或高热传导材质。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包括一散热结构及一光源,该散热结构由多个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该散热单元包括一片体及一第一弯折部,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第一弯折部连接该片体,其中该多个散热单元以该突出部的延伸方向为径向呈放射状排列,该多个散热单元所包括的该第一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平面,该光源设置于该散热结构上。 其中该照明装置更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提供光源设置于一侧,并于另一侧接触该散热结构的该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基板较佳为以焊锡固定于该散热结构上,第一基板及散热结构间并涂布有散热膏,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分别设置于该突出部的两侧,其中央分别具有一孔洞,一螺栓穿过该第一基板中央的孔洞、该散热结构的该通孔及该第二基板中央的孔洞,使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分别由上下迫紧该散热结构。该第二基板设置于该气流通道内,且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的材质为铜、铝、铁、镁合金、金属或高热传导材质。 此外,上述照明装置包括另一种实施方法,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第三基板,该第一基板提供光源设置于一侧,并于另一侧接触该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及该第三基板分别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所包括的该突出部两侧。该第一基板较佳以焊锡固定于该第二基板上,且该第二基板较佳以焊锡固定于该散热结构上,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及该第二基板与该散热结构之间分别涂布有散热膏,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表面分别包括至少一螺孔,以提供至少一第一螺栓螺固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及该第三基板中央包括一孔洞,一第二螺栓穿过该第二基板中央的孔洞、该散热结构的该通孔及该第三基板中央的孔洞,以连接该第二基板、该散热结构及该第三基板,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三基板分别由上下迫紧该散热结构。该第一基板、该第二基板或该第三基板的材质较佳为铜、铝、铁、镁合金、金属或高热传导材质。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单元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B显示图2A的正视图; 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B显示图4A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5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以及 图5B显示图5A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 :发光二极管12 :基板13 :散热器2 :散热单元21 :片体210 :突出部211 :第一侧212 :第二侧213 :第三侧3 :散热结构4、5:照明装置41 :光源42、51 :第一基板421、431 :孔洞43、52 :第二基板44 :螺栓45 :焊锡511、521 :螺孔53 :第三基板54 :第一螺栓55 :第二螺栓A:平面C :轴心H :通孔p气流通道Tl :环面T2 :不连续环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以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2A及图2B,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单元的较佳实施例,该片体21连接第一弯折部22及第二弯折部23,且该片体21、该第一弯折部22及该第二弯折部23三者彼此之间皆相互垂直,该第一弯折部22及该第二弯折部23较佳由该片体21弯折成型,且第一弯折部22或第二弯折部23可具有一扣合件,以连接相邻的该散热单元2。该片体21具有一第一侧211、一第二侧212及一第三侧213,该第一侧211与该散热结构3的轴心C方向垂直,该第二侧212与该散热结构3轴心C方向平行,如图3所示,该第三侧213为一由多个斜率不同的斜边所构成的转折边,其也可为一曲弧边或一斜边。该第一弯折部22设置于该第一侧211,该第二弯折部23设置于该第二侧212,该第三侧213则用以构成该散热结构的表面,如图3所示。 此外,该片体21更延伸出一突出部210,第一弯折部22与第二弯折部23分别设置于突出部210的两侧。 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3由多个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散热单元2组合而成,该多个散热单元2间可视实际情形需要以由激光点焊、点胶、粘合或扣接方式结合,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结构,由多个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该散热单元包括:片体;以及第一弯折部,连接该片体;其中该多个散热单元组接成径向放射状排列,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第一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热结构,由多个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该散热单元包括片体;以及第一弯折部,连接该片体;其中该多个散热单元组接成径向放射状排列,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第一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平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部所耦合的平面提供一光源贴合在其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多个散热单元间以激光点焊、点胶、黏合或扣接方式结合。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还包括一第二弯折部,其连接该片体。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片体、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彼此之间皆相互垂直。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第二弯折部相互耦合成一环面,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突出部相互耦合成一不连续环面。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部或该第二弯折部包括一扣合件,用以连接相邻的该散热单元。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部或该第二弯折部由该片体弯折成型。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分别设置于该突出部的两侧。10.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片体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该第一侧与该散热结构的轴心方向垂直,该第二侧与该散热结构轴心方向平行,该第三侧为一曲弧边、一斜边或一由多个斜率不同的斜边所构成的转折边。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结构,其还包括一第二弯折部,该第一弯折部设置于该第一侧,该第二弯折部设置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用以构成该散热结构的表面。12.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散热结构中央具有一气流通道,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围绕而成的环面之中。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还包括一通孔,且该片体延伸出一突出部,该通孔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的该突出部围绕而成的不连续环面之中,该通孔与该气流通道相连通。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通孔的截面积小于该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且该气流通道或该通孔为一圆柱状空间。15.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为一圆锥体、一角锥体、一多边形锥体或一非对称性锥体。16.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多个散热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享珍邱德欣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