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及数据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92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7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数据中心,制冷设备包括框架、冷冻水制冷大安源、直膨制冷单元、冷却机构及送风机构。框架构造有容纳腔体;冷冻水制冷单元设于容纳腔体内;直膨制冷单元设于容纳腔体内;冷冻水制冷单元和直膨制冷单元均与冷却机构通过管路相连通,以实现热量交换;送风机构用于对容纳腔体外送风;冷冻水制冷单元和直膨制冷单元能够与流向冷却机构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如上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同一个制冷制备中只需要一个冷却机构就可实现冷冻水制冷单元和直膨制冷单元的冷却,两者与冷却机构的连通只需要一个总管路即可实现,从而简化了管路布置,从而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散热,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1、在数据中心建设部署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总耗能也呈增长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高性能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处理器散热问题的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液冷技术被广泛应用,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方案便是冷板液冷,但是冷板液冷知识解决了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的主要散热问题,根据数据统计,冷板液冷只能带走数据中心中60%左右的热量,剩下的40%左右的热量依然需要空调来承担,因此,如何提高此部分空调的能效,成为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pue的主要方向。

2、目前布局液冷设备的数据中心中所搭配的风冷设备按照制冷原理主要分为风冷直膨机组,冷冻水空调机组两种。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风冷直膨机组和冷冻水空调机组各自需要一通冷却管路来进行热量交换,这就导致整个制冷设置的结构更加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投资建设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冷冻水空调机组和风冷直膨机组中系统管路相互独立导致管路设置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投资建设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数据中心。

2、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3、框架,构造有容纳腔体;

4、冷冻水制冷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5、直膨制冷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6、冷却机构,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和所述直膨制冷单元均与所述冷却机构通过管路相连通,以实现热量交换;

7、送风机构,用于对所述容纳腔体外送风;

8、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和所述直膨制冷单元能够与流向所述冷却机构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内构造有第一换热腔;

10、所述直膨制冷单元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内构造有第二换热腔;

11、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集成于一体,并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相互独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

13、第一进液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总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腔;

14、第一出液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总管;

15、其中,所述冷却机构、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一出液管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内循环流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上,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液管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置有制冷剂,所述直膨制冷单元还包括:

18、第二进液管,一端与所述出液总管相连通,

19、冷凝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置换腔和第二置换腔,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置换腔相连通;

20、第二出液管,一端与所述进液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置换腔相连通;

21、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压缩机还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与所述第二置换腔相连通;

22、其中,所述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置换腔、所述第二出液管及所述冷却机构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内循环流通;

23、所述第二置换腔、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腔形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三循环回路内循环流通;

24、所述制冷剂和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冷凝器处进行热交换。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膨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液管,以调节所述第二出液管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及所述第三循环回路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两者一一对应;

27、所述第二换热腔体的数量为多个,并相互独立;

28、多个循环回路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二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于同一所述冷却机构的所述出液总管和所述出液总管。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

30、框体,构造有所述容纳腔体;

31、两个隔板,间隔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以将所述容纳腔体设置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32、所述送风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33、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集成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34、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和所述直膨制冷单元中的除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外的其他部件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多个风机,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一腔体呈阵列排布,多个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36、一种数据中心,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

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3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框架用于支撑并容纳冷冻水制冷单元、直膨制冷善于和送风机构。冷冻水制冷单元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通实现与送风机构附近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直膨制冷单元通过制冷剂与送风机构附近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冷却机构用于与冷冻水制冷单元和直膨制冷单元实现热量交换,以对冷冻水制冷单元内的冷却液和直膨制冷单元内的制冷剂进行降温。通过如上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同一个制冷制备中只需要一个冷却机构就可实现冷冻水制冷单元和直膨制冷单元的冷却,两者与冷却机构的连通只需要一个总管路即可实现,从而简化了管路布置,从而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建设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内构造有第一换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上,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液管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置有制冷剂,所述直膨制冷单元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膨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液管,以调节所述第二出液管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及所述第三循环回路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两者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多个风机,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一腔体呈阵列排布,多个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10.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内构造有第一换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上,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液管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出液总管和进液总管,所述冷却机构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置有制冷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金建明方大伟逄鹏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