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作为少污染以及使用成本较低的新型交通工具,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新能汽车的不断增多,所对应的充电装置也在相应的增加,而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电量补充的补能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充电站、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内,可以根据调整电压电流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使用充电桩时,由于充电线较长,使得多数充电桩上的充电线都是随意摆放在地上或挂在充电桩上的,从而在使用者拿取充电枪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会拖动充电线在地面上摩擦,尤其是在不平整或粗糙的地面上,这种磨损会更加严重,会加速充电线表面皮层的老化,甚至导致内部线路受损,对使用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且在放回后还需手动进行整理,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安放座(3)、充电枪(9)、充电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收纳腔(2),且收纳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前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杆(501),且支撑杆(501)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在收纳腔(2)的内壁,所述支撑杆(5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收卷筒(502),且支撑杆(501)的外壁螺纹为往复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1)的外壁等距离转动连接有棘轮(503),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安放座(3)、充电枪(9)、充电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收纳腔(2),且收纳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前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杆(501),且支撑杆(501)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在收纳腔(2)的内壁,所述支撑杆(5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收卷筒(502),且支撑杆(501)的外壁螺纹为往复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1)的外壁等距离转动连接有棘轮(503),两个所述棘轮(503)相接近的一端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4),且连接杆(504)的外壁与所述收卷筒(502)的内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01)的两端部外壁贴合设置有扭簧(505),所述扭簧(505)的一端部搭接在收纳腔(2)的内壁,且扭簧(505)的另一端部搭接在棘轮(503)的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座(3)的底侧贯穿开设有通孔(510),且通孔(5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11),所述压力传感器(511)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2),且第二弹簧(51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块(5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513)的外壁与所述通孔(510)的内壁相贴合滑动,且检测块(513)的顶部呈斜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喷洗机构(7)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东,李天伟,
申请(专利权)人:友联深圳智能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