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制备技术,在铝或者铝合金表面产生一种对水及不同pH值水溶液和大多数油类液体具有超疏性表面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超疏水,超疏油,和加热熔融条件下对聚合物液体的超疏液特性,以及长期稳定性和坚固性的超双疏性表面。
技术介绍
表面浸湿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性,主要由固体表面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二者共同决定。由于一些具有特殊润湿性的表面在生产生活以及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近年来超疏水表面以及超疏油表面的制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文献已报道了通过不同的方法所制备的这样具有特殊浸润性能的表面。然而,在这些文献当中,关于超疏水的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但是超疏油表面的报道的非常之少。 一般来说,一个表面如果疏油那么肯定也疏水,但是,一个疏水甚至超疏水的表面不一定能达到疏油,更别说要达到超疏油了。在一般的实际实验当中,根据表面自由能的分析,原因在于要使得固体表面疏液此表面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四分之一。这对疏水甚至是超疏水表面来说较容易达到,因为水的表面自由能相对较高为72. 8mN/m,而对于表面自由能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分别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铝或者铝合金片; 然后将硫酸钠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将清洗干净的铝或者铝合金片作阳极,铅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为5~15mA/cm↑[2]常温下进行电化学刻蚀反应2~4小时,清洗,干燥; 再将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铝或者铝合金片作阳极,铅板作阴极,在0~10℃下以50~100V电压下氧化5~30分钟,清洗,干燥; 最后以全氟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的正己烷溶液或者全氟聚甲基酸丙烯酸酯的三氟三氯乙烷溶液旋涂到铝或者铝合金片表面,在80℃~120℃下保温1~3小时得到超疏水超双疏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分别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铝或者铝合金片;然后将硫酸钠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将清洗干净的铝或者铝合金片作阳极,铅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为5~15mA/cm2常温下进行电化学刻蚀反应2~4小时,清洗,干燥;再将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铝或者铝合金片作阳极,铅板作阴极,在0~10℃下以50~100V电压下氧化5~30分钟,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吴伟词,刘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