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48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涉及支承不对中加载试验领域。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台、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载荷调节机构,支撑组件安装在试验台上,调节结构能够可拆卸设置在连接架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位置上,以改变传力件和保持轴承对转子加载的作用力方向,进而调整支承不对中的作用力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调整不对中的加载作用力及作用方向,能够在接近于实际工况的条件下对转子的故障进行有效模拟测试,为转子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撑,其实施过程操作便捷,可保持良好的不对中度精度,试验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承不对中加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技术介绍

1、转子支承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振动特性将直接决定航空发动机是否能够在高温、高压、高速以及高载荷的严苛环境下工作对于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追求更高的推重比、更大的功率密度,现代航空发动机体积越来越小、转速越来越高,导致转子系统越发细长,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的低压转子系统。细长转子系统更易受支承不对中故障的影响,导致振动超标、转静子碰磨等,严重威胁发动机和飞机的安全性。对于支承不对中故障下的弹性支承—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研究是目前航空发动机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进行弹性支承—转子系统不对中故障试验则是研究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在试验台上准确实现指定不对中度的加载则是进行该试验的先决条件。

2、目前在试验器上实现不同的油膜偏心率加载的可通过预加工不同不对中的弹性支承,其需要加工大量的零件以实现不同的不对中度,同时每完成一组试验需要更换相应零部件,导致试验过程中也需要多次装拆,效率较低。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基于装配人员经验手动调节不同支座间的不对中度,受限于加工精度和装配不确定性,实际不对中度精度低,且不对中故障仅能沿着平行于试验台平面的方向,导致试验重复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包括:

2、试验台;

3、至少两个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试验台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弹性支承结构;

4、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转子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转子件传动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转子件和所述支撑组件转动相接;

5、以及至少一个载荷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调节结构、滑动抵接设置在所述调节结构上的传力件、套接安装在所述转子件外周的保持轴承、托盘件,所述传力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持轴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件,所述连接架间隔环设在所述转子件外侧,所述调节结构和所述转子件间隔设置;所述托盘件适于放置加载物,以通过所述传力件和所述保持轴承加载至所述转子件;所述调节结构能够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位置上,以改变所述传力件和所述保持轴承对所述转子件加载的作用力方向。

6、可选地,所述连接架包括定位槽和中空位,至少部分所述调节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转子件贯穿通过所述中空位。

7、可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定位杆和锁定件,所述定位杆通过所述锁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锁定件和所述连接架相抵接限位设置。

8、可选地,所述定位槽设置为阶梯环形槽,所述定位杆包括限位头和连接段,所述限位头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锁定件套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连接段和所述锁定件螺纹相接使所述限位头和所述锁定件相靠近运动时,所述限位头和所述锁定件能够夹合固定所述连接架。

9、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座和支撑轴承,所述支座和所述支撑轴承对应设置,所述支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试验台上,所述支撑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内,所述支撑轴承和所述转子件转动相连。

10、可选地,所述传力件设置为传力绳,所述载荷调节机构还包括定滑轮和滑轮支架,所述定滑轮和所述滑轮支架转动相连,所述滑轮支架适于与外设定位架相接,所述传力件的中间段部分和所述定滑轮滑动相接。

11、可选地,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连接通道;

12、所述支撑组件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通道上;和/或所述连接架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通道上。

13、可选地,所述试验台上设有导槽;

14、所述导槽和所述支撑组件滑动配置;和/或所述导槽和所述连接架滑动配置。

15、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侧,所述联轴器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件。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将支撑组件设置在试验台上,驱动组件的转子件和支撑组件转动配置装配,将转子件连接在驱动件的驱动端;

18、将保持轴承连接在转子件预设加载位置处,将连接架装配在试验台间隔靠近所述保持轴承的位置上;

19、根据对转子件的加载作用方向,调整变化调节结构在连接架上的连接位置;

20、将传力件一端连接保持轴承,另一端连接托盘件;

21、在托盘件内装载不同重量的加载物,以调整对转子件的加载作用力,需要调整对转子件的加载作用方向时,再调整调节结构在连接架上的连接位置。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台、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载荷调节机构,支撑组件安装在试验台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转子件,驱动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转子件传动连接在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子件和支撑组件转动相接;载荷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调节结构、滑动抵接设置在调节结构上的传力件、套接安装在转子件外周的保持轴承、托盘件。

24、此结构的加载装置,传力件一端固定连接保持轴承,另一端固定连接托盘件,连接架间隔环设在转子件外侧,调节结构和转子件间隔设置;托盘件适于放置加载物,以通过传力件和保持轴承加载至转子件;调节结构能够可拆卸设置在连接架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位置上,以改变传力件和保持轴承对转子件加载的作用力方向,进而调整支承不对中的作用力方向。本专利技术能够调整不对中的加载作用力及作用方向,能够在接近于实际工况的条件下对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撑不对中的故障进行有效模拟测试,为转子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撑,其实施过程操作便捷,可保持良好的不对中度精度,试验重复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1)包括定位槽(411)和中空位(412),至少部分所述调节结构(4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转子件(32)贯穿通过所述中空位(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2)包括定位杆(421)和锁定件(422),所述定位杆(421)通过所述锁定件(422)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锁定件(422)和所述连接架(41)相抵接限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11)设置为阶梯环形槽,所述定位杆(421)包括限位头(4211)和连接段(4212),所述限位头(4211)设置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锁定件(422)套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杆(421)上,所述连接段(4212)和所述锁定件(422)螺纹相接使所述限位头(4211)和所述锁定件(422)相靠近运动时,所述限位头(4211)和所述锁定件(422)能够夹合固定所述连接架(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座(21)和支撑轴承(22),所述支座(21)和所述支撑轴承(22)对应设置,所述支座(2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试验台(1)上,所述支撑轴承(22)安装在所述支座(21)内,所述支撑轴承(22)和所述转子件(32)转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43)设置为传力绳,所述载荷调节机构还包括定滑轮(46)和滑轮支架(47),所述定滑轮(46)和所述滑轮支架(47)转动相连,所述滑轮支架(47)适于与外设定位架相接,所述传力件(43)的中间段部分和所述定滑轮(46)滑动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1)上设置有连接通道(1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1)上设有导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轴器(33),所述联轴器(3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1)的驱动侧,所述联轴器(33)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件(32)。

10.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支承-转子系统支承不对中故障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1)包括定位槽(411)和中空位(412),至少部分所述调节结构(4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转子件(32)贯穿通过所述中空位(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2)包括定位杆(421)和锁定件(422),所述定位杆(421)通过所述锁定件(422)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锁定件(422)和所述连接架(41)相抵接限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11)设置为阶梯环形槽,所述定位杆(421)包括限位头(4211)和连接段(4212),所述限位头(4211)设置在所述定位槽(411)内,所述锁定件(422)套接设置在所述定位杆(421)上,所述连接段(4212)和所述锁定件(422)螺纹相接使所述限位头(4211)和所述锁定件(422)相靠近运动时,所述限位头(4211)和所述锁定件(422)能够夹合固定所述连接架(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寰卢愈汤勇龙伦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