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芯组件及含有该电极芯组件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9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芯、隔圈和挡板;其中,电极芯包括上下两端面、两小侧面和两扁平大侧面;隔圈位于电极芯端面侧,挡板位于电极芯小侧面侧;隔圈和挡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极芯组件,能很好的定位固定电极芯,防止电极芯在电池里窜动,特别防止动力电池组中小电极芯间出现相对位移,减少集流体破损、隔膜打皱、极片掉料等情况的发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安全性能;且动力电池组的多个电极芯易于定位,组合装配容易,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方形电池壳体与有圆弧形侧面的电极芯的相互摩擦,减少电极芯损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们对二次电池的性 能要求越来越高。单体电池中的电极芯和电池组中多个小电极芯叠合而成的电极芯组,在 一般的振动、颠簸情况下,很易在电池壳体里窜动,同时多个小电极芯间也 容易出现相对位移,对电极芯有很大损伤,即易出现集流体破损、隔膜打铍、极片掉料等现象,降低电池性能、带来安全隐患等;同时在电极芯组的装配 过程中,多个电极芯的组合定位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现有方形电池壳体棱 角与有圆弧形侧面的电极芯相互摩擦易损伤电极芯,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 降低电池的性能。且现有装配方形锂离子电池的过程将电极芯的正(负)极极耳穿过通孔,隔圈的凸台将正负极耳隔开,将隔圈板与电极芯的顶部固定后,再将电 极芯套装在电池壳中,最后盖板与电池壳密封连接。这样,隔圈板将盖板和 电极芯隔开,防止了盖板与电极芯的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安全隐患。现有隔 圈上的通孔形状,都是一个长方形的孔,极耳两侧特别是巻绕极耳两侧圆弧 易被破坏,易造成极耳打皱,出现电池的短路等安全隐患。同时通孔顶部与底部等宽,造成装配时,极耳穿入槽内困难,降低了生产效率;或造成极耳 不易固定,电池的移动、振荡,极耳极易在槽内晃动,造成极耳倾斜,至使 负极耳与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芯、隔圈和挡板;所述电极芯包括上下两端面、两小侧面和两扁平大侧面;所述隔圈位于电极芯端面侧,所述挡板位于电极芯小侧面侧;所述隔圈和挡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8-8-27 2008101420809;CN 2008-8-27 20081014201、一种电极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芯、隔圈和挡板;所述电极芯包括上下两端面、两小侧面和两扁平大侧面;所述隔圈位于电极芯端面侧,所述挡板位于电极芯小侧面侧;所述隔圈和挡板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分别位 于电极芯上下两端面侧,所述挡板分别位于电极芯两小侧面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芯组件 包括至少两个电极芯,所述电极芯大侧面间相互平行。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 卡扣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侧面含 有凸起,所述与隔圈连接的挡板对应于凸起含有卡扣连接的凹槽。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边 缘含有加强圆角。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包 括隔圈板和至少一个贯通隔圈板用于穿过电极芯引出极耳的通孔,所述通孔 包括中央部和端部,所述中央部含有一狭缝,所述端部为防止极耳侧边挤压 的大孔。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包括隔 圈板和至少两个贯通隔圈板用于穿过电极芯引出极耳的通孔,所述通孔相互 平行。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卜其特征在于,—中-央—部与端部的连接为平滑连接。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宽度比需固定的极耳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蒋路霞沈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