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盖板组件领域,电极端子为片状的电 池串联或并联形成电池组的领域。
技术介绍
在石油日益紧缺的现代社会,电动车成为人们考虑的替代车。在电动车、 混合动力等交通工具中, 一般都是采用由多个电池连4矣而成的动力电池组,以 此来满足大功率输出的需求。传统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如图l所示,在此动力电池组10中,由于采用螺钉和螺母作为电池的正极柱22、负极柱24,用连接件 40进行串联操作,所以该连接方式存在接触内阻大、电池组重量较重等诸多缺 陷。同时如果螺母和螺4丁之间出现松动,则接触内阻会更大,且有可能导致密 封失效,降低电池可靠性。鉴于上述动力电池组存在内阻大、重量较重的缺点,本申请人曾专利技术了一 种片状引出结构的动力电池,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ZL200720147273. 4,如 图2所示,即采用片状引出片22和23代替传统的极柱结构,将电芯的正负极 引到电池外部。在该方式中,电芯和引出片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池l之间的连接 都是采用焊接方式完成的,所以相对于螺钉和螺母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很大程 度上减少电池以及电池组的接触内阻。在此连接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空心铆钉、密封件、电极端子; 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空心铆钉设置在盖板上,所述通孔与空心铆钉的中空部分相通,电极端子为片状; 密封件在空心铆钉内,电极端子从密封件中穿过,空心铆钉夹持所述密封件以密封电极端子;密封件高出空心铆钉上部并包住空心铆钉上部形成翻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8-8-27 2008201468485;CN 2008-8-27 2008101420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空心铆钉、密封件、电极端子;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空心铆钉设置在盖板上,所述通孔与空心铆钉的中空部分相通,电极端子为片状;密封件在空心铆钉内,电极端子从密封件中穿过,空心铆钉夹持所述密封件以密封电极端子;密封件高出空心铆钉上部并包住空心铆钉上部形成翻边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铆钉与盖板为 一体结构,空心铆4丁中空部分与盖板上通孔相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电极 端子的接触面上注入有粘合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为空心铆钉和 密封件注塑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铆钉上设置有 增加强度的加强筋。6,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 端子上设有增加与密封件粘合性的工艺结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空心铆钉 内注塑成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件通过盖板通孔在 盖板下表面形成隔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件为具有绝缘特性、 耐电解液和氪氟酸、可以与铜铝不锈钢金属粘合的材料。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具有一绝缘 的盖板保护件,所述盖板保护件将电极端子与盖板绝缘隔离。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保护件为分体 式互扣结构。12,如权利要求1或10或1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盖板组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凹槽内填充有软性且 有导电能力和一定结合强度的填充物,14, 一种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壳体、极芯 及电解液;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封装在所述壳体与盖板组件形成的密封空间内;盖板组 件上电极端子一端与极芯电连接,另一端伸出密封空间外作为电池电极。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 形,所述盖板组件与壳体在开口处配合密封,盖板组件上伸出两个电极端子, 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负极。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两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周皓,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