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625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心线圈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预设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将铜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点,形成始线;将铜线牵引至芯轴上,驱动芯轴转动的同时使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围绕芯轴以相同角速度同轴旋转,旋转预设圈数后将铜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点,形成尾线;分别在始线和尾线上距芯轴同等距离的预设切断位置切断,得到空心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相较于传统的空心线圈加工方法,保证了首线和尾线的裁切精度,在裁切完成后无需再次对线圈的首、尾线端分别进行加工,简化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形状、性能一致性,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线圈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空心线圈,即罗哥夫斯基线圈,又称罗柯夫斯基线圈或罗氏线圈,是一种交流电流传感器,其外形为空心环形,有柔性和硬性两种,适用于较宽频率范围内的交流电流的测量,对导体、尺寸都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快的瞬间反应能力,广泛应用在传统的电流测量装置如电流互感器无法使用的场合,用于电流测量,尤其是高频、大电流测量。绕线是空心线圈生产作业中的重要环节,绕线设备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811004271.9、名称为一种绕线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现有的绕线设备在裁切线圈时难以保证首线和尾线的裁切精度,在裁切完成后还需要再次对线圈的首、尾线端分别进行加工,步骤繁琐、效率较低,并且这样加工出的产品一致性低,不利于产品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能够实现线圈首、尾线端等长裁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预设第一固定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将铜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点,形成始线;将铜线牵引至芯轴上,驱动芯轴转动的同时使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围绕芯轴以相同角速度同轴旋转,旋转预设圈数后将铜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点,形成尾线;分别在始线和尾线上距芯轴同等距离的预设切断位置切断,得到空心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点和芯轴之间预设第一切断点,在第二固定点和芯轴之间预设第二切断点,使第一切断点至芯轴的距离与第二切断点至芯轴的距离相等,形成尾线后,在第一切断点切断始线的同时在第二切断点切断尾线。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将铜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点,形成始线;将铜线牵引至芯轴上,驱动芯轴转动的同时使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围绕芯轴以相同角速度同轴旋转,旋转预设圈数后将铜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点,形成尾线;分别在始线和尾线上距芯轴同等距离的预设切断位置切断,得到空心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点和芯轴之间预设第一切断点,在第二固定点和芯轴之间预设第二切断点,使第一切断点至芯轴的距离与第二切断点至芯轴的距离相等,形成尾线后,在第一切断点切断始线的同时在第二切断点切断尾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始线后,将铜线沿一条预设路线牵引至芯轴上进行缠绕,缠绕后将铜线沿另一条预设路线牵出并固定,形成尾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形成始线和形成尾线前,在始线的预设切断位置和尾线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霖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可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