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照明体的改良,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简单,使用简易、方便,可对发光体的强烈光源实施改变光波长和方向性的混光运作,并藉以达到改善光源刺眼现象之效,及可使历经混光后的光源,再次被实施聚光和分散光波长的放大和混光运作,达到提高光源亮度效果,而极符实际适用性、理想性和进步性,且前所未有的发光照明体的改良。
技术介绍
按, 一般发光体所使用的罩体,大多是将内、外周面均设为光滑面,且厚度是呈均一,此种设置,对于发射光源强度不大的发光体(如日光灯管或鴒丝灯泡)而言,其产生的亮度和予人的视感,尚无不适,但对于发射光源较强烈的发光体(如LED灯、投射灯)而言,却经常会予人亮度太强的刺眼现象,倘为改善该刺眼现象而增加其它介体罩盖时,又易发生降低光源亮度的缺点。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发光照明体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光照明体的改良,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照明体的改良,是包含发光体和罩体,其特征在于: 该罩体是以可透光材料制成,具有中空容纳部供发光体安置,在对应发光体发射光源的内周面,是规划排列有多个锯齿形面,外周面是设为弧形面,该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的厚度是设为不同,并恰形成一 透镜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照明体的改良,是包含发光体和罩体,其特征在于该罩体是以可透光材料制成,具有中空容纳部供发光体安置,在对应发光体发射光源的内周面,是规划排列有多个锯齿形面,外周面是设为弧形面,该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的厚度是设为不同,并恰形成一透镜形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照明体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