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修复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浮接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主动式液晶显示器广泛地应用于液晶屏幕以及液晶电视等产品,并且朝着大尺寸的趋势发展。然而,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需要长度较长的线路,例如扫描线以及数据线,来驱动各个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在主要线路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断点。 图1所示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线修复结构,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扫描线101以及数据线102,且数据线102与扫描线101相交。栅极驱动芯片103接合于挠性基板104上,以构成巻带式封装结构。挠性基板104的一侧连接液晶显示面板IOO,另一侧连接印刷电路板105。相同地,源极驱动芯片106也接合于挠性基板107上,以构成巻带式封装结构。挠性基板107的一侧连接液晶显示面板IOO,另一侧连接印刷电路板108。栅极驱动芯片103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并且通过扫描线101驱动薄膜晶体管(图1中未示出),源极驱动芯片106产生数据信号,并且通过数据线102写入像素电极(图1中未示出)。 如图l所示,该数据线修复结构包括第一修复线109,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与所述扫描线相交的数据线、形成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的相交处并且与像素电极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以产生驱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以产生写入所述像素电极的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芯片,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修复线,延伸后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端相交;以及浮接线,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二端和所述修复线浮接,并通过焊接来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修复线,其中当所述数据线具有断点时,所述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所述修复线以及所述浮接线写入所述像素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与所述扫描线相交的数据线、形成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的相交处并且与像素电极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以产生驱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以产生写入所述像素电极的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芯片,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修复线,延伸后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端相交;以及浮接线,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二端和所述修复线浮接,并通过焊接来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修复线,其中当所述数据线具有断点时,所述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所述修复线以及所述浮接线写入所述像素电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结构,其中所述修复线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垂直方向的距离以避免与其它数据线重叠后产生电阻电容延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结构,其中所述栅极驱动芯片接合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结构,其中所述源极驱动芯片接合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结构,其中所述数据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端,并且所述数据线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端。6. —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所述修复结构包括第一修复线,延伸后与第一数据线的第一端相交;第二修复线,延伸后与第二数据线的第一端相交;第一浮接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修复线浮接,并通过焊接来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修复线;以及第二浮接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修复线浮接,并通过焊接来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修复线,且所述第二浮接线也与所述第一修复线浮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各具有断点时,第一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修复线以及所述第一浮接线写入第一像素电极,第二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修复线以及所述第二浮接线写入第二像素电极。7. —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修复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与所述扫描线相交的数据线、形成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相交处并且与像素电极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以产生驱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昆政,游家华,林松君,叶长青,刘轩辰,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