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减振方法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209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减振方法及车辆,其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减振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减振组件包括缓冲件和阻尼件,缓冲件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缓冲件连接,阻尼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缓冲件和阻尼件连接于第二支架的同一位置且均能够沿第一直线方向进行减振。车辆的悬置减振方法采用上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加速度调节阻尼件的阻尼值。车辆包括车架、驾驶室和上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车架与第一支架连接,驾驶室与第二支架连接。阻尼件使得缓冲件受到的撞击力减弱,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减振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悬置系统是驾驶室与车架之间的连接部件,目前的商用车多采用传统四点固定式悬置系统。四点固定式悬置系统通常包括橡胶块,当商用车的行驶路况较差时,由于路面激励会导致驾驶室不断上下运动,进而不停撞击橡胶块,以起到减振作用。四点固定式悬置系统提供的减振能力有限,甚至在个别频段存在放大振动现象。橡胶块长时间受到撞击容易破裂或失效,进而导致整个前悬置系统的减振失效,影响乘坐舒适性,且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减振方法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振能力差、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包括:

4、支撑组件,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5、减振组件,包括缓冲件和阻尼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阻尼件的一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30),所述阻尼件(22)、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缓冲件(21)三者通过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包括第一螺杆(31)和第一螺母(32),所述第一螺杆(31)贯穿所述阻尼件(22)、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缓冲件(21),所述第一螺母(32)与所述第一螺杆(31)螺纹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30),所述阻尼件(22)、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缓冲件(21)三者通过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30)包括第一螺杆(31)和第一螺母(32),所述第一螺杆(31)贯穿所述阻尼件(22)、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缓冲件(21),所述第一螺母(32)与所述第一螺杆(31)螺纹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开设有安装腔(110),所述缓冲件(2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0)内,所述安装腔(110)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对所述缓冲件(21)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0)沿第二直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2)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春李建华孙阳车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