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及商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174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3
本申请公开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及商用车,涉及空气悬架领域,空气悬架系统包含四组悬架组件,四组悬架组件分别设置于双后桥的两侧;每组悬架组件包含导向臂、气囊和连接支架;驱动桥本体轴线到邻近连接支架、及邻近气囊轴线的距离分别为A1、B1;主动转向桥本体轴线到邻近连接支架、邻近气囊轴线的距离分别为A2、B2;驱动桥本体相应气囊的承载能力与气压比例为k1,主动转向桥本体相应气囊的承载能力与气压比例为k2;驱动桥本体和主动转向桥本体的载荷分配比例为k1(A1+B1)/A1比k2(A2+B2)/A2。本申请的空气悬架系统及商用车,解决传统悬架系统的载荷分配无法长时间调节、无法大比例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悬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及商用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双后桥车型主流的配置为双后桥均是驱动桥(悬架形式为平衡悬架,全空气悬架、或复合空气悬架形式),在大多数场合下这是适用的,能提供充足的动力并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但在某些场景这并不适用,比如垃圾收集转运、洗扫车,行驶线路固定,为环卫队至作业区域循环作业,主要路线集中于城市内部,部分道路狭窄,对行驶速度无要求,但对转弯半径有着较高的要求,希望其转弯半径尽可能小,因此需要对双后桥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主动转向功能,满足转弯半径小的要求,而后桥主动转向与悬架息息相关,亟需一种具有主动转向功能的悬架系统。具体地,后桥进行主动转向一般通过最后方的后桥实现,最后方的后桥需采用工字梁,受工字梁承载能力的局限性和转向机的转向能力局限性,因此,悬架系统需要尽可能使得工字梁的承载的载荷更小一些,保证结构安全和转向正常。

2、相关技术中,为了能实现载荷分配,传统悬架系统进行空气悬架高度控制,通过控制空气悬架至不同气压能够短期进行双后桥轴荷转移,其关键点在于通过气路的气压控制实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所述双后桥包含靠前的驱动桥本体(5)和靠后且呈工字梁形式的主动转向桥本体(1),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桥本体(1)对应的每组悬架组件包含第一导向臂(2)、第一气囊(3)和大连接支架(4);所述驱动桥本体(5)对应的每组悬架组件均包含第二导向臂(6)、第二气囊(7)和小连接支架(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通过气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囊(3)的出气口设置限压阀;当所述气路内的气压小于限压阀的限压阈值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所述双后桥包含靠前的驱动桥本体(5)和靠后且呈工字梁形式的主动转向桥本体(1),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向桥本体(1)对应的每组悬架组件包含第一导向臂(2)、第一气囊(3)和大连接支架(4);所述驱动桥本体(5)对应的每组悬架组件均包含第二导向臂(6)、第二气囊(7)和小连接支架(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通过气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囊(3)的出气口设置限压阀;当所述气路内的气压小于限压阀的限压阈值时,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内的气压同步增大或减小;当所述气路内的气压大于等于限压阀的限压阈值时,所述限压阀用于使得第一气囊(3)内的气压恒定为限压阈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连接支架(4)底端相对于纵梁(9)的高差,比小连接支架(8)底端相对于纵梁(9)的高差更大;所述第一导向臂(2)相对于纵梁(9)的高差,比第二导向臂相对于纵梁(9)的高差更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系统还包含高度阀摆杆(16)和机械式高度阀(18),所述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通过气路连通,所述机械式高度阀(18)设置于所述气路中;所述高度阀摆杆(16)上下摆动,并通过机械式高度阀(18)控制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充放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悬架组件还包含连接盖板(12)、减振器(13)和限位块(14),每个气囊顶端均通过所述连接盖板(12)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金鑫范培斌王俊杰黄志刚王金胜王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